第532章(第4頁)

  太醫院在做着準備,皇帝便将洛州的折子壓了壓,直到周滿每一旬一次的折子也送到京城,拆開看得知恭王的減重事業進行得很好,而且洛陽這段時間陽光不錯後便将俞大人的折子批了下去。

  他沒讓鄭辜留在洛陽,既然要周滿外放,那就得有借口,所以他讓俞大人和夏大人處理好洛陽的事務後就将一幹人等押送回京。

  至于周滿這邊,皇帝給恭王寫了一封信,和他道:“洛陽即将化雪,雪災剛過,未必不會回寒,你既要減重不如回京來住。”

  又道:“太極宮潮濕,住着不舒服,你可以去城外的湯泉别院居住,既有利于腿疾,也利于減重。”

  皇帝道:“正月底可以啟程,說不定還能與家人共度龍擡頭。”

  皇帝将信寄出去後便和太子道:“朕給你圈的三個地方你選得怎麼樣了?”

  太子道:“兒臣還在想。”

  皇帝颔首,“你好好的想,白善有才能,但還需曆練,如今國泰民安,不似我那時候是戰亂,随便将人丢到一個地方,各種紛亂都占齊了,捋順了一個地方,該會的也都會了,不會的,基本都死了。”

  “所以你養臣與我培養臣子的法子是不一樣的,”皇帝歎息道:“可惜現在朕得用的左右手也都老了,不知最後能給你留下幾個來,所以你得自己養臣。”

  皇帝敲了敲桌子道:“好好的選一選。”

  太子沉思着應下。

第2821章

太子的建議

  太子走出太極殿正要回東宮,走到一半想了想,還是腳步一轉去了中書省的值班室。

  白善和方大人正在裡面看折子,往來有書記員送折子進來,也有領了折子送往門下省和太極殿的,衆人看到太子進來,紛紛停下手中的動作起身行禮,“拜見太子。”

  太子點了點頭,直接點了白善道:“白舍人,孤有話和你說。”

  白善便将案頭的東西略收一收,和太子出去。

  大冷的天,太子也懶得将人請到東宮說話,直接就往外頭的白玉橋走去。

  倆人便站在橋上一邊吹着風一邊說話,這有個好處,四處空曠,除非現在有人藏在橋肚下,不然沒人能聽到他們說話。

  太子就問白善,“你想外放?”

  白善愣了一下後應是。

  太子問道:“可有心儀之地?”

  白善思索了一下後道:“劍南和江南一帶都不錯。”

  太子便笑了,“你倒是會選,特意避開了中原。”

  中原一帶物博人多,當地士族繁盛,百姓生活安定平足,沒有大災大難,百姓和官員便不會思變,想要在中原做出成績來并不容易。

  所以北地、劍南和江南一帶是最好的,看楊和書的選擇就知道了,他最開始選擇的就是劍南,羅江縣貧窮,當時又才經過水災,荒地頗多,也失去了很多人口。

  有才能的人到了這樣的地方很容易就施展開來,自然也容易做出成績。

  他第二個地方選的是夏州。

  夏州連着草原,有三分之一的土地上生活着遊牧民族,民風彪悍,進可攻,退可守,也是一個積累經驗,建功立業的好地方。

  當然,前提是去的人能守住,不然才華平庸一些的,底氣低一點兒的,到了那裡最後恐怕會淪為當地豪族的工具人。

  太子很贊賞的看着白善道:“陛下給你圈了三個地方,劍南的嘉州,嘉州的夾江縣縣令去年十月病逝,今年要選一人去接任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