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懷疑,“有這等好事?”
村民們也不由問道:“真免費?”
周滿點頭,“這是陛下的恩典,暫時隻針對貧弱之家。”
白善他們一走,李村長便帶着人圍上了裡正,“大伯,大人他們說的那什麼醫署是什麼地方?”
擠進來的孩子們七嘴八舌的搶着回答,“我知道,我知道,問我,問我……”
李村長沒好氣的将孩子扒拉到一邊,道:“大人說話,小孩兒别淘氣。”
裡長道:“你還沒聽孩子們說呢,怎麼就知道他們是淘氣?”
他道:“我知道的也不多,隻聽說陛下恩典,要在各地開辦醫署,一些貧苦看不上病的人可以去看病,除此外,還能防疫。”
裡正也道:“聽着似乎是因為前些年的天花鬧的,關于醫署我知道的不多,但這位周大人我卻是知道一些的。”
相比于不太顯名的醫署,周滿小神醫的名字卻是很多人聽說過的。因為凡是讀書人都會關注時事,關注時事就會知道益州王叛亂被殺和太子喜得貴子,國本穩固這兩件大事。
而不管是前者還是後者,裡面都有周滿的身影。
尤其是太子喜得貴子這一件大事,裡面周滿可是主角之一,所以凡有讀書人的人家多少都聽到過周滿的大名。
而且她的身份還那麼的特别。
把益州王拉下來的俠士之女,轉身卻治好了益州王的侄子——太子,讓國本穩固下來,聽說夏州前幾年鬧得特别兇的天花都因為聽了她的威名給吓退了。
當然,這是已經轉過幾道口的傳聞,總之一句話,裡正知道這位周大人!
于是村民們也不散了,直接就蹲着聽裡正說起這位周大人的豐功偉績來,當然,他也就聽他讀書的孫子提過幾句,但這不妨礙他發散性拓展啊。
離開李村,白善便直接往下一個村去,他和周滿道:“我看過他們的麥子,挂穗沒有我們的長和飽滿。”
他扭頭問一旁的董縣尉,“你們是用的新麥種,還是自己留的麥種?”
董縣尉哪裡知道這些事?隻是以前隐約聽到些消息,“有中原傳過來的麥種,以前戶部有送來一批,後來路縣令來了以後更是采購過幾次分種。”
白善颔首,“到下一個村子問問。”
有的村子有人種了分下來的糧種,但更多的人是把那部分糧種吃了。
白善問了兩個村子就問出經驗來了,他又不瞎,雖說都是麥子,但麥子和麥子也是不一樣的好不好。
此時冬小麥大多挂穗了,看那長度,看那高度,再看那細微的葉片變化,就算新麥種在不同的地方生長會有細微的差異,但也絕對不是這個樣子的。
所以仔細一問就知道前面兩年分下來的麥種去哪兒了。
白善沒怎麼說話,隻是将村子和裡正的名字記在了小本本上。
第2868章
下鄉(三)
出了村子,董縣尉就提醒道:“白大人,太陽快下山了,我們回城吧。”
白善搖頭,“我們去下一個村子,我記得下一個是趙家溝?晚上我們就借宿在趙家溝好了。”
董縣尉:“……大人,趙家溝很偏僻的,我們此時過去,得天黑了才能到。”
“就是因為偏僻才要借宿,”白善道:“不然明兒又跑趙家溝,就多費一路的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