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是啪啪的打擊聲。
滿寶打了一個抖,皺了皺眉,懷疑自己是聽錯了,便問衙役自己翻譯得對不對。
衙役驚訝:“大人您可真厲害,都能聽懂他們說話了?”
滿寶不太好意思的道:“他們說得不快時就勉強能聽懂一些,畢竟昨天這樣的話他們常說。對了,以後生病了就到縣城去問診,不要耽誤了病情這句話要怎麼說?”
衙役就教她。
滿寶跟着學着說了三四次就記下了,然後問,“那‘下戶看病抓藥不要錢’怎麼說?”
等白善終于在另一個村子裡和周滿碰上面時,她已經不是之前的周滿了。
她已經能夠用本地不太标準的方言和村子裡的老大爺老大娘聊得飛起,看到白善還興奮的招手,然後轉身用蹩腳方言和大家介紹白善,“這是我夫君,也是北海縣的縣令,以後你們要是有什麼困難了盡管找他,他是你們的父母官,你們有事兒他就得管的。”
和以往每每進村都會收到的惶恐不同,老大爺老大娘們立即點頭,然後滿眼敬佩慈愛的看着白善。
白善:……
第2870章
盯着
白善和周滿道:“有藥商找上門來了,醫署那邊已經收拾好,你何時回縣城?”
滿寶算了一下自己出來的時間,發現已經在外面近一旬了,于是歎氣道:“跑了好遠了,罷了,明兒就回去吧。”
白善就點頭,“你在縣城的時候幫我留意一下宋主簿。”
他道:“這段時間我發現以前戶部下發的糧種,稻種和其他豆種還好,麥種基本上都會給到宋家的佃戶和宋氏族人那裡,倒是一些偏遠的村莊基本上分不到新的糧種。”
他道:“路縣令在時情況有所好轉,但以我這段時間走過的村莊來看,大部分新麥種還是會集中在那幾個姓氏之間。”
滿寶問:“衙門采購回來的稻種和豆種不好嗎?”
“不是不好,而是不知适應環境的能力怎麼樣,”白善顯然對種地頗有研究,道:“一個地方的糧種循壞久了産量也會越發的穩定,要想提升,便要試着種一下外地的糧種,說不定外地糧種能延伸出産量更高的糧種來。這也是司農寺和戶部堅持給各地衙門發送糧種的原因之一。”
“但種地的百姓不願意去冒這個風險,”白善道:“所以,不僅是衙門下發的稻種,還是給的新麥種,他們大多會拿來吃了,還是種自己留的種子。”
白善是有些頭疼的,種地的人顯然更相信自己的判斷,而不是衙門的。
當然,白善也不能說他們不對,因為有些糧種在播種後的确不适應當地氣候,從而變得很低産。
百姓們不願意冒這個風險。
而宋家和那幾家顯然是有别的渠道信息,知道新麥種的好,因此用别的方法分配到了不少,即便情況在路縣令上任後有所改善,他也不能一下就拿捏住底下這麼多裡長。
縣令治縣,其實更多的是順應當地的情勢來治理地方,在可以操作的空間内去改善情況。
在外放前,楊和書曾經就此事和他書信往來讨論過,古往今來,不知多少聰明人讀書時驚才絕豔,在朝中時也如魚得水,可一旦到了地方便折戟沉沙,是他們不聰明了嗎?
還是他們的學識不足以治理地方?
都不是,隻是他們所為超出了地方情勢所能承受的範圍,所以就失敗了。
楊和書知道皇帝要培養白善,而目前大晉雖然有許多問題,但最大的問題便是土地的問題。
近些年因為國泰民安,人口增長很快,全國安定之後的幾代孩子陸續長成,有些地方的現有耕地已經被分得差不多了,加上當地豪族、士族和世家權貴還會想盡辦法圈地,所以土地和稅收便是當下大晉最主要的矛盾。
涉及土地,一不小心是會死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