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到任,不應該和方縣丞争一下縣衙的權力嗎?
整天往鄉下跑,大部分事務都交給縣丞,你們兩個到底誰是縣令啊?
白善正與方縣丞說話,“我看了一下,我們北海縣隻有一個鹽場,但出鹽量也不高,以至于煮鹽的工錢也被壓得很低。”
方縣丞似乎早等着白善問了,道:“鹽場那邊是宋主簿管着的,路縣令在的時候他便回禀說山林樹少,所以煮鹽規模有限,因此産鹽量并不高。”
方縣丞頓了頓後道:“大人,鹽場的産鹽量的确一直不高的,從前朝開始,這些年經過各位縣令的努力,其實已經有所增長,如今北海縣的财政有六成是靠着販賣官鹽,剩下的四成才是靠着各種賦稅。”
可以說比例是非常的不健康了。
白善挑了挑眉,問道:“有所增長是長了多少?為什麼長的?”
他微微一笑道:“找到了增長的法子,我們說不定可以讓他再長一長。”
方縣丞垂下眼眸道:“增長了煮鍋自然就增長了。”
白善:……
這種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的增長是白善最不願意看見的。
他伸出手指來揉了揉額頭,道:“罷了,先查查鹽場的賬目吧。”
白善道:“我帶董縣尉和宋主簿出去的這段時間便有勞方縣丞勞神了,将鹽場的賬目查清楚了報給我。”
方縣丞愣了一下,見白善起身要走,便也不由的站起來,“大人——”
方縣丞叫住他,蹙眉思考了一下,還是不由的暗示道:“大人的意思是查鹽場的賬目?但鹽場那邊的賬目一直是宋主簿管着的……”
“但宋主簿明日就要和我去海邊了,我們至少有一旬的時間不能回來,方縣丞既然留守縣衙,那就有勞你能者多勞,将鹽場的賬目核對一下。”白善回身注視着他,意有所指的道:“我看過了,北海縣的海岸線很長,完全可以多設幾個鹽場,何必拘泥于一個呢?”
方縣丞垂下眼眸道:“路縣令離開前也是這麼想的,已經派人在大家窪一帶開設鹽場,隻可惜才建起來一半,大家窪附近的山林便失火了。”
他道:“山火燒毀了不少林木,就算大家窪的鹽場建起來也沒有足夠的木柴來煮鹽,所以此事就擱置了下來。”
白善臉一沉,他不知道這件事,他問道:“這是什麼時候的事?”
“兩年前,”方縣丞道:“鹽場停了一年多,路縣令見山上長出了不少新木,又想着重啟鹽場,誰知道青州便發生了巨變,路縣令被提拔去了益都縣。”
雖然都是縣令,但益都縣是青州郭縣,還是上縣,官品高了半階,這算是意外的升遷,不然按照路縣令的資曆,他還得在北海縣再幹三年才會升遷離開。
三年的時間,說不定還真和當地的士紳鬥出個高下來了。
第2875章
大家窪
方縣丞擡起頭來看向白善,可以說,路縣令的離開皆大歡喜,隻有方縣丞一人有些郁郁寡歡。
這位白縣令看着才幹不在路縣令之下,他不太能肯定,他此時便選擇過問鹽場,是想奪權呢,還是想做些什麼其他的事?
白善心中噓唏,也覺得路縣令升遷得不是時候。
原來當初萊州和青州打得火熱的時候,北海縣在内鬥啊,難怪青州和萊州的官員在東征之後被一網打盡,隻路縣令不僅保住了自身,還升遷了。
連帶着治下的士紳都一點兒事沒有,因為他們正在費心争奪鹽場,沒空去管從邊上路過的糧草和藥材補給線啊。
白善壓住心中的複雜,和方縣丞嚴肅的道:“你隻管查去,有什麼事兒前面有我頂着,既然現有的鹽場收益如此之低,那換一個地方開辦鹽場或許是個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