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第3頁)

  唐鶴想到殷或的情況,覺得這個話題不能太深入,不然把人的心病給勾出來怎麼辦?

  周滿可是提到過,殷或以前身體那麼差,一是身體的确很差,二就是心裡的病讓身體越來越差。

  所以他轉開話題問:“殷公子見過草原,今日又見過了大海,覺得是草原好看,還是大海更好看?”

  殷或道:“兩者是不一樣的。”

  他頓了頓後道:“我身在草原上,看着廣闊的草原時覺得神清氣爽,心胸開闊;而我站在海邊,看着一望無際的大海時,直覺滄海桑田,人就和海中的一粒沙子一樣微不足道。”

  話題好像又被殷或拉了回去,雖然對方聲音很平靜,但唐鶴依然有點兒頭疼,他不介意和白善周滿談滄海桑田,生死無常,卻不太敢和殷或談這些。

  隔壁房間裡,滿寶洗漱過後盤腿坐在床上,小小聲的問白善,“所以陛下是要楊學兄去整治江南世家?”

  白善也不敢太大聲,畢竟隔壁屋住着郭刺史呢,所以隻是點頭。

  周滿便也憂慮的皺起眉頭,“怎麼選了楊學兄?”感覺有些心慌。

第2974章

暗示

  白善也洗漱好靠在了床上,“楊學兄總要做選擇的,不是現在,将來也要選擇。”

  他道:“江南世族勢力太大,政令不通,不管是陛下還是太子,都是有雄心壯志之人,他們不會忍耐太久的。”

  “而且地方豪族勢力過盛,不僅朝廷會受約制,普通百姓也很難出頭和富有起來,”一定條件内,生存資源是有限的,世家豪族要是掌握太多的資源,那平民能分到的就更少。

  而且對方勢大,同時還能逃掉應給國家的稅賦,國家财政不濟,最後又隻能轉嫁到普通百姓身上。

  看過不少野史話本的白善可是看到過好幾個王朝皆因此而亡,雖然那些朝代更疊似乎都是杜撰,在曆史上從未出現過,但他就是覺得它上面寫的都是真的。

  大晉的世家豪族若是不加以約束,以後必定也會有尾大不掉的隐患。

  不僅世家豪族,還有皇族……

  但飯要一口一口的吃,步子也要一步一步的邁,他現在不想去想太高遠的東西,隻看當下的話,江南的鹽稅是必要整頓的。

  他聲音低沉,“我在中書省時看到過江南各地遞上來的折子,去年征東之戰,因為籌備糧草,我還代陛下去核對過戶部的國庫銀子,其中江南前一年交上來的鹽稅是應收的五分之一而已。”

  周滿驚訝的張大了嘴巴,“這麼少?”

  白善道:“鹽稅虧空,戶部和禦史台好幾次都派人去江南查,但都查不到什麼實際上的證據,倒是也殺過幾個人,流放過幾個官員,但都不管用。”

  “這還是在楊氏出事之後,陛下從楊氏手上接過了一些東西後才有的鹽稅,聽說前幾年江南上交的鹽稅更少,各種借口都有,制鹽困難,人口少,鹽鹵減少,還有運送途中的損耗,還得搭橋修路,反正年年都在虧損。”他道:“楊學兄雖出自楊氏,但也早看不慣這件事,陛下有意栽培他,肯定知道這些事的,所以才特特提了他去江南。”

  周滿聲音低落:“隻怕其他家族不會看他出自楊氏就網開一面吧?”

  “不僅其他家族,就是楊氏族内隻怕也有很多不同的聲音,”白善道:“斷人錢财如殺人父母,那些人早把江南視為囊中之物,又怎麼肯輕易交出來?”

  周滿隻低落了一下便精神起來,壓低了聲音問道:“我們能幫楊學兄做什麼?”

  白善也壓低了聲音,“将鹽場建得更大些,還要修好渡口,讓北海縣的海鹽可以暢通無阻的到達大晉的每一寸土地上。”

  他道:“這不僅是在幫楊學兄,也是在幫我們自己。”

  海晏河清,自然是需要衆人共同的努力,光靠楊和書一人是不行的,白善他們現在能做的就是将他的後路鋪好,讓他不至于在江南裡孤立無援。

  白善歎息,“不知道等他去了江南我們還能不能安全通信。”

  周滿:“太子肯定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