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人着急道:“十四歲都能成親生子了,因為她月信沒來,家裡都不好給她說親。”
周滿道:“這有什麼要緊,女子成親最好是十八歲後,即便她現在月信來了,你敢讓她嫁出去嗎?”
她示意婦人去看她女兒,“以她的身體情況,你讓她在這時候懷孕生子嗎?那是會要人命的。”
婦人扭頭看了一眼女兒,小姑娘雖然已經十四歲,但因為身體不好,看着比同齡人小很多,身量如此瘦小,再想象她挺着一個大肚子……
婦人打了一個寒顫,連連應“是”。
周滿扯過一張紙給她開藥方,道:“我給她開一副調理脾胃,補充氣血的方子,隻是這方子需要依靠飲食,吃了以後,她吸收會好一點兒,所以容易餓,你家得改一改,至少她最少得吃三頓。”
“以粥水和米飯面條為主,”周滿道:“她脾胃虛弱,吃雜糧不好克化,但小米粥可以吃,還有白米粥,早食和晚食都可以用這個,午食可以吃飯或者面條……”
“家裡有條件,多給她吃些紅肉,不行就吃雞蛋,每日一個兩個就行,還有,她體寒宮寒嚴重,盡量讓她不要接觸冷水,她可以去做别的活兒,打豬草這樣的活兒就行,動一動也有助于活氣血,驅寒消淤……”
周滿一一叮囑過,然後将寫好的方子給她,“我們醫署的藥價和外面藥鋪的一樣,你若是不想在醫署裡買也可以去外面藥鋪買,收好藥方,這藥可以連着吃半個月。半個月後你再帶她來看,若是調養得好,我會給她輔以針灸,對了,你家哪兒的?”
婦人聽得一愣一愣的,想起聽說的在醫署看診的規矩,連忙将戶籍掏出來。
周滿看了一眼,在一旁的脈案上快速的記下信息,掃了一眼她家的人口,覺得人不少,隻是村子離得有些遠,“雖然耗費時間,但半個月後還是要帶她來複診的,針灸對調節氣血也很有效果。”
婦人小聲的問,“那針……貴嗎?”
周滿大方的道:“若隻是針,不用藥,我免費給你紮,就是藥……”
她想了想道:“也不貴,幾文錢吧。”
婦人大松一口氣,連忙應了下來,将藥方折了放懷裡,但依舊壓着她女兒沒讓她起來,而是讨好的笑道:“大人,不如您現在給她紮兩針?”
周滿道:“現在紮是事倍功半,等她吃了藥再來紮,那是事半功倍。”
那也是功不是?
婦人不願走。
周滿見狀,打量了一下她的神色後便點頭,“行吧,反正你也要看,那我就給紮幾針好了。”
周滿讓小姑娘進裡屋去,脫掉衣服躺在床上。
婦人拉着兒媳婦跟着進去,明達也好奇的跟進去看。
小姑娘見這麼多人圍着她,很是不安,就磨蹭着不肯脫。
周滿見狀就把人都趕出去,順便将簾子給她拉起來,然後看向婦人,“讓你女兒緩一緩,來吧,先給你看。”
婦人沒覺得自己有什麼毛病,她主要是帶兒媳婦和女兒來的,結果被周滿一檢查,那是腰也不好,氣血也虧損,毛病竟然比她女兒身上的還要多。
然後她也躺到了床上,和她女兒隔着一道簾子一起被紮針。
周滿給母女兩個紮了針,耳邊總算是清淨了下來,她轉身出去看下一個病人。
這次進來的依舊是大的帶小的,隻是小的更小而已,隻有三歲左右,是個小男孩兒,“……一直咳嗽,也用過藥,卻總是不好。”
在周滿看診時,孩子又忍不住劇烈的咳嗽起來,周滿皺了皺眉,看過後便道:“醫署裡有藥貼,我給你開方子,你去找文大人貼藥,他的病症拖延的時間有點兒長了,最好住在醫署裡治療。”
周滿給她開了方子交給她。
小娘子沒多猶豫,接過方子後就抱了孩子下去。
明達也常有咳嗽,所謂久病成醫,何況她看的還是最優秀的禦醫,所以她也看出來了些,“這是寒疾當熱疾來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