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先生頓了一下後道:“這是不一樣的,周大人身懷的是絕技,不僅您,據我所知,有匠術之人都不願意将自己的本事教給外人,而是傳家。”
他沉默了一下後道:“其實便是先生教書也是有所保留的,一些書籍知識隻有世家才有,而世家之間也互相防備着對方學去。”
比如兵書、治國為君之書,這些書在外面是很難找到的。
周滿不得不贊同他,然後道:“我現在也沒有教他們我所有的本事。”
她眨眨眼道:“我也是有保留的。”
但是這樣沒有報酬的“探讨”醫術,還是和競争對手,崔瑗總覺得怪怪的。
仁和堂和百草堂的掌櫃及大夫們一開始也覺得怪怪的,但來了兩次後他們就不覺得怪了,隻覺得周滿是一心提攜後輩,是心胸寬廣,為國為民的好官和好人。
然後不僅北海縣的大夫,青州城也有大夫聞訊趕了過來,還有别的縣城的大夫、甚至是遊方郎中,他們聽聞後也會費心勞力的找過來,隻為去醫署裡和周滿“探讨探讨”醫術。
這樣做最直接的好處就是醫署再要買藥,不僅要比之前更容易,連價錢都降了一些。
而他們再要組織一些大的免費看診活動時,其他藥鋪也會參與進來,便是不以藥鋪的名義參加,也會讓坐堂大夫和藥童過來幫忙。
文天冬去青州城後,周滿弄過兩次免費看診,一次針對的是城中的百姓,一次針對的是鄉下的百姓,都有他們的幫忙,不然她一個人肯定忙不過來的。
周滿對此的定論是,“我投以木桃,他們報我瓊瑤。”
崔瑗連忙道:“大人給的才是瓊瑤。”
周滿揮手,“不不不,等将來我不在北海縣了,會有新來的署令接手醫署,到時候醫署還需要本縣各藥鋪和大夫們的幫忙,甚至署令會常換,但藥鋪裡的掌櫃和大夫卻不會。将來義診的傳統是需要雙方一起摸索着往下走的,這才是瓊瑤呢。”
“相比之下我教的這些醫術算得了什麼呢?”
崔瑗愣了一下後問道:“大人會将上次教給文大人的制藥手段教給他們嗎?”
“不會,”周滿嚴肅的道:“那個藥方隻能存以太醫署之内,由醫署來制作售賣。”
那藥可不好用。
崔瑗這才相信周滿所言的,她也是有所保留的,沒有把所有的本事教他們。
實在是這幾天看着周滿有問必答,而且人家問一個問題,她不僅回答了人家,還自己延伸出更多的問題來,然後找出治療方法教給人家。
不知道為什麼,崔瑗竟然松了一口氣,東家太大方,他也有些害怕和頭疼啊。
有私心就好,有私心最好。
文天冬從青州城回來了,他回來繼續做藥,上次他們做的那一大碗溶液有了一點變化。
周滿便和文天冬去後面的房間裡,拿出早就準備好的東西,指導着文天冬将薄薄的油紙在罐子上綁好,然後戳了一個小洞,拿了一個漏鬥插進去。
周滿讓西餅幫忙,“把這幾層紗布放在漏鬥上,輕輕地将碗裡的藥業倒進去,過濾……”
倆人照做,等完成了這一把,周滿便又從桌子底下拿起一個更大的罐子放在桌子上,“喏,看看濾出來多少液體,往這個罐子裡加三倍于其的豆油。”
第3048章
蒸餾器
文天冬看了一眼小罐子裡的藥液,用一根幹筷子伸進去,觸底後抽出來看了一下大概的高度,拿着刀在上面刻了一道記号,然後就開始比着往大罐子裡加油。
藥這種東西,因為一兩一錢便影響巨大,所以他拿了一個同大的小罐子來,每次都用那根筷子量過一遍,倒到同樣的位置後才倒進大罐子裡,如此往複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