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擡手止住方縣丞要開口的話,和他道:“此事不急,讓董縣尉過來一趟吧。”
他錯了,他為什麼覺得這件事可以交給方縣丞去查?
術業有專攻,查案這種事他就算不親自來,也應該交給董縣尉啊。
白善右手撐着額頭,手指揉了揉額頭後左手揮了揮,讓他們都下去了。
院子裡隻剩下兩個人時,白善才歎氣道:“縣衙的賬簿現在分了兩套,一套是宋主簿管着的,一套是我管着的。”
他道:“宋主簿在縣衙裡辦公,很多事瞞不過他的耳目,他大概能推算出我手上這套賬簿不足為奇,但除了他以外,能了解到北海縣真實财政的人也不少。”
白善直接道:“殷或和白二郎可以直接排除,他們不會與外人說這個。除了他們,本縣知道的,就隻有你,董縣尉,還有趙明會知道。”
因為縣衙缺錢,他得想辦法搞錢,總要找商量的人,這幾個都是白善會商量的人。
“那你們三人手下,誰會知道這個狀況?”白善道:“從這裡查,本縣不信查不出來。還有,錢已經結算,想來那些工頭和商人也願意賣我們一個好,找他們問,最開始這個消息他們是聽誰說的?順藤總能摸到瓜,”
他慢悠悠的道:“本縣現在有錢了,不着急。”
第3148章
有錢和缺錢
白善有了錢,底氣特别足。
作為北海縣縣令,他先算了一下這次賣鹽應該要交的官稅,記好賬目後轉身就寫了一封申請财政幫扶的公文發往青州城。
公文中詳細列舉了建造碼頭的大量缺口,催促和戶部的申款怎麼還不到?
然後申請暫時用北海縣衙中的鹽稅和糧稅補貼吧啦吧啦。
郭刺史收到這封公文,忍不住撇了撇嘴,“這是老鷹抓到了兔子,死也不撒手了啊。”
北海縣到底賣出去多少鹽,他這個刺史就算沒有具體的數據,心裡也大概有個數的。
畢竟,這幾個月他一直在給京城打掩護,各地知道青州要代替江南支應他們官鹽後,各種公文和打探的信件來往都是他親自過手。
也不需要他們購鹽的具體數字,隻要大緻估算一下就能知道個大概。
何況官船還是他聽從太子的吩咐派去北海縣的。
這麼多的官鹽,這麼多的錢,這麼多的鹽稅,白善竟然要全都留下。
“大人,那我們要不要同意?”
“同意,”郭刺史一邊抱怨一邊在上面批了一個“通”字,蓋上自己的印章後嘀咕道:“戶部撥不下錢款來,龍池碼頭要建起來,可不得我們自己來?這大概也是陛下和太子的意思。”
好在白善能幹,北海縣有曬鹽這一吸金的産業,不然怕是把青州刺史府掏空了也建不起來那麼大的碼頭。
郭刺史搖了搖頭,看在這也是他政績的份兒上,還有要給皇帝留下好印象的份上,他決定心痛的支持白善的提議。
公文回到白善手中,他微微一笑,對坐在下首的殷或道:“拖了,這筆錢我們北海縣都可以用。”
殷或就将一份公文給他,“白二寫的,說是要将官田都打造成閉環農莊,我看過了,雖不知實際效果怎麼樣,但公文上說的挺好的。”
白善翻了翻後笑道:“這個不錯,我們小時候就說過要把農莊建成這樣,但因為我們的莊子太小了,最後沒有建,滿寶分了職田後倒是在莆村那裡慢慢的建了一些,但因為他們都是佃農,我們也要考慮對方的意念,所以有很多東西不能做,這下好了,官田是北海縣衙的,那裡面幹活兒的都是長工,皆是拿工錢聽命行事,倒是可以一試。”
殷或問:“要是失敗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