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和書讓人拿着戶部的帖子去司農寺請了周立重,帶上周大郎便要去莆村,離開前,他和周滿道:“也不知你能在京城留多久,唐鶴過不多時也要離京,有空我們聚一聚,你學嫂也經常念叨你呢。”
周滿點頭,“行啊,您選時間和地點。”
楊和書想了想後道:“玄都觀就不錯,正好秋天登高,聽聞觀裡的道長螃蟹做得特别好,到時候我送幾簍上去,大家可以邊吃螃蟹邊賞菊。”
周滿立即道:“我婆婆前兩年做的菊花酒還埋着呢,到時候我挖出兩壇來帶上。”
鄭氏喜歡養花,養出來的花除了做各種餅子外,剩下的便是曬幹做香囊,不然就是釀酒了。
楊和書和周滿一時都忙得很,每天都要去上小朝會,除了醫署的事外,周滿也開始參與其他政務,其實倒不是她想參與,而是皇帝會問到。
農業一直是國之根本,周滿培育出了新稻種,且不管是現在的新稻種,還是之前的新麥種,都有她的影子在,所以在推廣,以及一些土地之政上,甚至是稅收上,皇帝都開始問政于她。
同列小朝會的官員雖然有些有意見,但見皇帝支持她,太子又是她靠山,連老唐大人都沒吱聲,他們也隻能忍下不适。
李尚書就是不太喜歡周滿入小朝會的人之一,他覺得這樣不合禮儀。
所以這幾天對着周滿他都冷着一張臉,出入太極殿都把腦袋瞥到一邊不理她。
這種不滿在周滿提議國子監和太醫署聯合辦學,或是國子監選用适合太醫署的人才進入太醫署學習一段時間,或是太醫署派遣一定數量的學生進入國子監學習到達了頂峰。
因為周滿更屬意第二種,而且她拟定派出的學生中,有一半是女學生。
孔祭酒都沒說話,李尚書已經忍不住暴跳如雷,“國子監從未有過女學生,周大人,你這樣豈不是亂我朝綱……”
周滿:“誰說國子監沒有女學生的?新羅皇女不就曾在國子監上學嗎?她随行了兩個女學生呢。”
李尚書噎住,好一會兒道:“那是外邦女子,不是我朝中人。”
“連外邦女子都能進國子監學習,為何我朝女子反而不能進?”周滿擡頭和皇帝道:“陛下,太醫署中的學生如今隻學醫術和藥學,于民生管理一道上到底差上許多,這也是太醫署進入地方後和縣衙關系不睦的原因之一。”
她道:“聖賢之道便在國子監中,醫者行的是治病救人的聖賢之行,卻苦于口拙,又因見識有限,許多事做得不盡如人意,為何就不能讓他們進國子監中學習聖賢之道,拓寬自己的見識呢?”
李尚書:“男學生可入,女學生不行。”
周滿嚴肅着臉道:“李尚書,下官也是女子,我可以,她們為何不可以?”
“聖賢之道是那麼好學的嗎?”李尚書道:“周大人是從小跟着莊學士讀書,這才能立在這朝堂之上,但她們都那把年紀了,且還要學習醫術,有那個精力嗎?”
周滿:“都是十幾二十歲的娃娃,怎麼不行了?人生百年,他們還有幾十年的時間呢,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他們隻要沒死,都可以進去學。”
第3203章
有教無類
太子被自己的口水給嗆住了,咳了好一會兒才緩過氣來,其他大人也忍不住笑起來,讓李尚書又氣又好笑,一時竟找不到自己的語言了。
周滿直接扭頭看向上首的孔祭酒,“孔祭酒都沒反對呢。”
她瞥眼看向李尚書,你個尚書越俎代庖,在這兒反對什麼?
這句話雖未說出口,但神色表露無疑,李尚書氣得夠嗆,坐在她邊上的楊和書壓低了聲音道:“國子監是禮部管的……”
周滿沉默了一下,擡頭看向孔祭酒,一臉嚴肅的問,“孔祭酒以為呢?”
孔祭酒慢悠悠的道:“聖人言,有教無類,女子自然也可入學。”
李尚書:“孔祭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