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第7頁)

  白二郎點頭道:“是啊,我覺得他們就是想找個借口給我們送東西,冬至前後應該還會送些東西來。”

  他頓了頓後看向周滿,“陛下來信問我們何時回京。”

  周滿無辜的回視,“看我做什麼?你們想回就回呀。”

  白二郎撓了撓腦袋道:“我倒是在哪兒都可以,但我們擔心回去以後再想出來就難了,而且孩子還小呢,路上會不會太冷?”

  這意思就是還不想回去了。

  周滿目光在倆人之間來回巡視,斟酌道:“所以你們的意思是讓我?”

  白二郎連連點頭,“你也給陛下寫封信呗,和我們的信一起寄回去。”

  “行吧,”周滿道:“正好你們可以體驗一下青州的年禮。”

  周滿就去給皇帝寫信。

  皇帝收到這兩封信,哪怕有女兒女婿送的不菲冬至禮,依舊氣得胡子都飛起來了。

  “明達這是出去就不想着回來了,她以前可乖了,一定是白二教壞了她。”

  皇後卻要公正得多,道:“我看不是驸馬不想回來,而是明達的主意,她的主意可比驸馬正得多。”

  皇帝撇了撇嘴,嘀咕了兩句便不再念叨,算了,順了女兒的心意總比順着驸馬的心意好吧?

  大晉的公主過得如明達這般肆意的卻也獨她一個而已。

  也是因為這份肆意,皇帝才沒想着給白二再放一個官兒,他要是當了官兒,那明達就沒這麼肆意了。

  不過白二雖然沒任職,從北海縣送來的折子裡還是能時常看到他的名字,基本上那裡的功績都有他的一份。

  朝臣們也都知道,現在北海縣鹽場、碼頭、官田,甚至是才在北海縣那裡設立起來的鹽運司皆有白誠和殷或的一份功勞。

  不管是白善的折子,還是郭刺史的折子都不掩蓋這一點兒。

  等将來他們從北海縣回來,真要論功行賞,他們也有一份,即便他們兩個沒有任職。

  大貞二十二年,注定是在史冊上濃墨重彩的一年,這一年,青黴素問世、兩株新稻種問世,朝廷鹽政改革,鹽運司成立,太醫署改革,兩所在後世舉重若輕的藥坊建立;

  大晉失去了一位能幹的谏相……

  而後的幾年時間裡,朝廷和各地衙門除了日常的事務外,便是堅定的執行這一年制定下來的國策。

第3212章

成長

  大貞二十五年六月初一,長壽縣醫署。

  “快快快,快把人擡到屋裡。”

  “曹署令呢,曹署令,我們縣丞被山上的落石擊中……”

  曹一萱圍着圍裙一身血的出來,看了一眼擔架上的人後立即道:“快擡到屋裡去。”

  長壽縣孫縣令急匆匆的趕來,拽住曹一萱,“曹署令,周大人和鄭大人不是來了嗎,他們在哪兒?”

  “他們在救治病人,先把病人分輕重擡到病房裡,我們馬上處理。”曹一萱實在忙,沒時間與他多寒暄,轉身便進屋去看縣丞。

  不遠處的房間裡,周滿剖出一個孩子來,她摸了摸,發現孩子還有氣息,立即進行救治,半晌,孩子發出低低的哭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