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第5頁)

  他轉了轉茶杯,目光在屋内一掃。

  白善便讓屋裡伺候的下人護衛全都退出去了,隻有隔間留着照看孩子的五月和大宮女。

  她們兩個都是絕對信得過的。

  唐鶴這才道:“至善,你見過海寇嗎?”

  白善:“屍體算嗎?”

  唐鶴看向他。

  白善便解釋,“去年有海寇襲擊商船,消息傳回北海縣,我便請劉将軍派兵出海剿寇,将商船帶回來,當時除了商船和船上的人外,劉将軍還帶回來兩艘有些破爛的船,還有十幾具屍體,那都是海寇。”

  唐鶴坐直了身體,問道:“查過他們是什麼人嗎?”

  “百濟那邊的流民,”白善頓了頓後道:“不過海上的盜賊不止有百濟人,還有倭國,甚至還有新羅過來的漁民。”

  “當然,目前我知道的,勢力最大的,其實是平州和登州一帶出去的海寇,他們多是島民。”

  唐鶴驚訝,“晉人?”

  白善無奈的點頭,“對,這些人裡有相當一部分是流放過來的罪人或罪人後代,他們與當地的漁民下海為寇,原因各種各樣,但最原始的目的便是為了利益。”

  他道:“我和劉将軍都很頭疼,因為兩地都不在青州治下,我們隻能在他們出現時反擊,管不到他們老巢那裡去。”

  唐鶴手指敲了敲桌子,“這就很有意思了。”

  “怎麼,官船沉沒與他們有關?”

  “不止,”唐鶴微微一笑道:“不過此時案情,我暫不能告訴你們詳情。”

  唐鶴思考許久,湊近白善問道:“至善,你對鹽政了解得多,這曬鹽法又是你琢磨出來的,你來說說,現在一石鹽的收益是多少?”

  白善道:“現在鹽由鹽運司專運專賣,價格比三年前降了近一半去,收益其實不大,除去所有成本後一石也就賺個五文到十文之間。”

  畢竟現在賣鹽已經算是國家公益性質的了。

  唐鶴摸着下巴思考,“聽着不是很多啊。”

  白善給自己倒了一杯茶,喝了一口後道:“學兄,你問的這個問題得是在鹽有成本的情況下,或者說,有完整成本程序的情況下。”

  唐鶴挑眉,“什麼意思?”

  白善道:“官鹽被劫,也就是說,他們是平白拿到的鹽,沒有時間、人工和材料的費用,隻有部分運輸成本,這樣算下來極其低廉了,再以正常鹽價出售,那他們賺的可就不止一石五文十文的錢了。”

  唐鶴輕拍了一下桌子,“對啊,他們要是再運到别的地方,鹽價不止這點,那賺的就更多了。”

  周滿剛和明達說完百濟新羅呢,聞言敏感的問道:“什麼叫别的地方?”

  殷或道:“番邦?”

  唐鶴點頭,“不錯,我查了一下,那艘沉沒的官船一點兒也不簡單,按說,海船難造,特别珍貴,他們就算想搶鹽也不會把船沉沒了。”

  這也是一開始沒人想是監守自盜,而是海寇橫行,搶劫官船的原因。

  畢竟一艘官船并不比船上的鹽便宜。

  “在官船沉沒前,萊州鹽場的官鹽損耗就很嚴重,單看或許沒留意,但我對比過你們北海縣鹽運司裡的賬目,他們的損耗,從生産到下船,是你們的十倍之上。”

  白善聞言啧啧兩聲,“萊州的柳刺史看着挺精明的,為何會這麼想不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