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心動不已,不過很快就洩氣了,歎息道:“她如今是青州醫署署令,無要事朕不好将她召回京啊。”
本來朝中對他煉丹一事便頗多意見,要事知道他為此還把周滿急诏回京,隻怕意見會更大。
蕭院正立即拿出袖子裡的折子道:“陛下,青州醫署經過周大人五年的管理,如今已上了軌道,如今各地醫署都是依照青州醫署的經驗來辦,當年派周大人外放的目的已經達到。”
蕭院正道:“周大人手下有鄭辜在,他完全可以接手周大人的工作,而各地醫署參照青州醫署進程時多少還是有些問題,比如各地醫署資金不夠,藥材不足便是其中一個大問題。”
“此時便需要一人坐鎮調和,臣以為再沒有比一手将青州醫署建立起來的周大人更合适的人選了。”
皇帝接過折子,展開問,“這是什麼?”
“這是周大人提議各道創建藥坊,以資各地醫署發展的折子,”蕭院正歎息道:“臣有負聖恩,臣的醫術還行,但于大局來說,眼光還是遠不及周大人,因此在署内也是束手束腳,常有難以施展之感,所以臣提議将周滿調回京中,主持太醫署大局。”
皇帝驚詫,“你要把太醫署署令之職讓給周滿?”
蕭院正一噎,雖然他沒有這個打算,但皇帝都這麼說了,他隻能咬牙點頭,“是,臣願退位讓賢,周大人比臣更适合這個位置。”
“不行,”皇帝一臉嚴肅的道:“那不是揠苗助長嗎?周滿她才多大?”
“而且官職升品也不對啊,”皇帝道:“青州醫署的官品是四品還是五品來着?”
古忠連忙道:“陛下,青州是五品。”
皇帝便和蕭院正道:“你看,不合适。”
古忠掃了一眼一直微閉着眼睛,似乎在閉目養神的和尚一眼,瞥了他徒弟一下。
小内侍立即拎了一個茶壺上來,古忠接過,笑着上前給皇帝與和尚添茶。
水聲讓皇帝回神,他擡眼看去,這才看到閉目養神的和尚,他到嘴邊的話一頓,笑道:“大師累了,今日這棋便下到這兒吧,古忠,送大師出宮。”
“是。”
和尚起身合什告辭。
等他走了,皇帝才扭頭和蕭院正道:“你屬意周滿接你的手?”
蕭院正微微躬身道:“臣以為這已經是公認的結果了。”
皇帝玩味的道:“朕還以為愛卿和朝臣更屬意羅愛卿。”
蕭院正道:“羅大人辦事能力極強,的确是難得的能臣,但他到底不懂醫術,不知醫理,做太醫署署令隻怕不妥,而且論辦事的能力,周大人且還在他之上。”
皇帝也不否認這一點,“但周滿此時上位還不妥。”
皇帝道:“時間不對。”
蕭院正:他也沒想現在就讓周滿當署令啊,這還不是您自己提的。
倆人面面相觑,一時竟都沒說話。
古忠悄悄的走進來,上前将和尚的茶給端起來交給徒弟,讓他撤下去,似乎才看到皇帝和蕭院正的為難,笑道:“蕭院正,劉太醫不是要緻仕了嗎?那太醫署豈不是要空出一個位置來?”
“那個位置是……盧太醫他……”蕭院正看見皇帝的一下亮起來的臉,頓時說不出話來了。
皇帝問:“已經定下是盧太醫了?朕怎麼沒收到折子?”
“沒有,”蕭院正心裡複雜的道:“隻是臣是這麼想的……”太醫署很多太醫都默認的。
但這會兒,他還真松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