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第9頁)

  “我就說您還在琢磨藥方,今晚過不去,”西餅見她光扒拉飯,就給她夾了幾筷子菜放在碗裡,問道:“娘子,明天您是要自己用飯,還是和家裡?”

  “自己吧,”周滿道:“我這段時間都忙,隻怕要休沐的時候才能一塊兒用飯了,你告訴他們一聲就行。”

  西餅應下。

  周滿扒拉了兩口,想起了什麼,将手中的筷子一拍,“怎麼忘了,配藥的時候是可以把藥劑考慮進去,若能與這兒的藥材相配合搭出最好的藥效來……”

  那用三分之一藥劑配出來的藥丸完全可以發揮出服用超過其藥劑效用的功效來嘛。

  周滿趕緊吃飯,和西餅道:“告訴廚房,以後我在家吃飯别給我準備白飯了,要面條和饅頭包子,方便吃的,速度快的。”

  西餅:“……是,娘子,您不能太過操勞,得注意休息啊。”

  “放心吧,放心吧,我心中有數。”還有科科在呢,她的作息可是被嚴厲監控的,也就能趁着還沒到睡覺時間趕緊多做一些了。

  周滿研究得精神亢奮,躺在床上好一會兒才睡着。

  第二天精神奕奕的去參加小朝會,然後不到一刻鐘她就得以非常大的自制力才能控制住自己一直下垂的眼皮。

  怎麼今天一直在說水利工程和任官的事兒?

  她都不感興趣,插不上話,好困啊!

  周滿眼睛都快眯起來了,突然聽見皇帝點名,她快成一條縫的眼睛立即睜開,先是一臉迷茫的擡頭看了皇帝一眼,然後努力回想了一下剛才迷迷糊糊間聽到的零星話,最後決定以不變應萬變。

  皇帝對上周滿無辜的眼神,眼角抽了抽後重申了一下問題,“周卿以為趙尚書的提議如何?”

  周滿一臉嚴肅的道:“臣覺得趙尚書的提議不錯。”

  皇帝等了一下,見她就這麼停住了,這一點兒也不周滿,你的吧嗒吧嗒呢?

  于是皇帝又看了她一眼,拉長了聲音,“哦?”

  周滿靜坐,瞥眼看向蕭院正,蕭院正手放在大腿上悄悄的寫了兩個字,周滿眼神好,一下認出來了,于是臉色更加嚴肅,道:“趙尚書提議是不錯,不過如今我們太醫署人手緊缺,便是要在軍中組建軍醫署,這會兒也很難派出足夠的人手,所以臣雖然覺得趙尚書提議不錯,卻得從長計議。”

  趙國公道:“你們太醫署的動作太慢了,從太醫署第一批學子進學到現在都十年了,結果你們人手還是不夠用。”

  蕭院正沒說話,周滿順口就道:“這話說的,我們太醫署一年就招收三百多号學生,五年前學生才算正式的一批一批畢業,這才五年能有多少人?”

  “太醫院要人,太醫署要人,各地醫署要人,軍中還要人,哪裡分得過來?”

  趙國公:“我大晉剛建國的時候也是百廢待興,各地官吏緊缺,結果不到三年便征募齊了官吏,你們都十年了。”

  “那能一樣嗎?”周滿道:“天下讀書人多,學醫的人與之相比才有幾個?而且除了國子監外,地方上還有府學、縣學,這些都是現成的,更不要說除官學之外還有私學了,我們太醫署要是在地方也有什麼府學縣學的,那也能有此速度。”

  周滿說到這裡,忍不住“咦”了一聲,禮部和戶部兩位尚書渾身一震,李尚書立即道:“陛下,臣也認為周大人說的對,醫術關乎生命,可不能馬虎,所以培養人才也不能操之過急。”

  劉尚書立即跟上,“不錯,這些年太醫署的功績已經很不錯了,不能過多苛責。”

  皇帝也點了點頭,“但軍中的軍醫還是太少了,朕隐約記得以前誰上書過軍醫培訓一事,既然太醫署派不出足夠的人手,那就讓軍中的大夫來培訓,把醫術學好一些也好。”

  周滿立即道:“是臣的提議,但此事隻辦過兩年便不了了之,因為各軍的軍醫都離不開,似乎是各位将軍不舍軍醫。”

  李尚書和劉尚書悄悄松了一口氣,一起看向趙國公,死道友不死貧道,話題岔開了就好,可别讓周滿想起什麼地方建學之事,她要是提議在地方辦學授醫,那可就要了他們的命了。

  李尚書暗道:太醫署越發壯大了。

  劉尚書腹诽:國庫的錢不是這麼花銷的。

第326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