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聖旨到的時候,劉刺史不僅把散亂各處的亂軍剿滅得差不多了,還把附近島嶼上重新聚起來的海寇又剿了一遍。
耗費的糧草軍饷都由北海縣提供,不過一番剿匪下來,北海縣的财務補回來了一點兒,最主要的是,還給将士們分了一些,以至将士們剿匪熱情高漲。
白善也分到了一些戰利品,還興沖沖的跑去找劉刺史換珍珠。
劉刺史大方的和他換了,“隻聽說拿珍珠換金銀的,白大人卻正好相反。”
白善笑道:“這些金銀我拿着沒用,但家中有妻女,又都喜歡珍珠,剛好合适。”
劉刺史問,“使臣團就要到青州,這邊亂軍也清理得差不多了,白大人打算何時回北海縣?”
白善便正色道:“下官明日便随官船回去。”
他深深一揖,恭敬的道:“下官要回京述職了,縣務交接還需大人放印。”
劉刺史大方的揮手道:“我一會兒就給你,不過,”
他頓了頓道:“白大人推薦方縣丞接任,朝中未必會答應,白大人大才,可是把北海縣打造成了一個香饽饽,現在不知多少人想來咬一口呢。”
方縣丞在朝中可沒有根基。
白善道:“下官會再上書一封,成與不成便看天命了。”
劉刺史點頭,“本官也會随一封折子的。”
不過不管來接手的是誰,白善都要回去交接縣務,準備回京了。
當然,在此之前,他還得把朝廷派來的使團送出龍池碼頭。
白善在北海縣做交接時,京中也收到了他的折子,皇帝把他和柳刺史的折子丢在案上,伸手又把邊上的幾封折子打開并在一起。
太子見狀,問道:“父皇是在為北海縣縣令一職煩心?”
皇帝道:“想要接手的人不少,甚至還有上縣縣令想要調任過去,哼,上縣縣令去做中縣縣令,又不是犯錯,朕為何要這樣調任?”
太子不在意的道:“适用就行,當初白善去北海縣,不也降職調任?”
皇帝就掀起眼皮看他,“那你這是有屬意的人選了?”
“沒有,不過兒臣私下問過周滿,她說北海縣現在就是一個聚寶盆,要想它一直生錢,不僅造福北海縣本地的百姓,也福澤大晉,那便需要一個既正直又開明,知道經營之道的官員前去。”
皇帝:“若沒有呢?”
“那便需要一個懂經營之道,又識時務的官員去,”太子道:“再沒有,那邊派一守成官員去,哪怕是什麼都不做,隻是照着現有的規矩繼續,那北海縣也不會太差。”
皇帝敲了敲桌子,道:“北海縣縣丞在朝中沒有根基,卻在北海縣經營多年啊。”
太子道:“兒臣問過周滿,那方縣丞并不是北海縣人,甚至不是青州人,而是萊州人,且他家境一般,這五年,就算北海縣發展迅猛,除了縣衙送了他一棟宅子外,他并沒有多餘外财。”
皇帝問:“你屬意這位方縣丞?”
太子:“北海縣是白善和周滿的心血,既然倆人都推薦此人,那便說明此人有過人之處,至少可以暫時守住北海縣。”
皇帝沉默半晌後微微點頭,将案上的折子收起來丢到一旁,”如此一來,北海縣和白善受到的壓力便大了。”
太子道:“以白善的心大和能力,此事不值一提。”
事情就這麼定下了。
周滿從崇文館裡查找資料出來,路過前面的詹事府時便知道了這一消息,一顆心徹底放下,北海縣總算有合适的接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