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第9頁)

他們的遊戲對我來說簡直如同丢手絹一般簡單,唯一有些難度的「虎」類厮殺遊戲,我也沒有可以厮殺的對手。

所以我輪空,直接算作「厮殺存活」。

接下來我隻需要破解一個「兔」類的逃生密碼鎖,再回答幾個「蛇」提出的中國古代知識,便可以從房間中安然無恙地走出來。

這種遊戲隻要通關一次我就可以一直通關,所以「面試房間」再也困不住我了。

我降臨在「終焉之地」一棟孤單的建築物前,睜眼的瞬間,面前走過一個長發及腰、一身黑衣的女生。

她看了我一眼,我也象征性地看了她一眼,但我們二人誰都沒有講話,她便匆匆離去了。

我又進入了長期孤獨的狀态,我再也沒有見過白羊、綿羊、張強當中的任何一個人,但這一次孤獨的情況和以往不太一樣。

這一次的孤獨有「盡頭」。

我隻需強化自身的同時不斷地等待,一直等到白羊出現的那一天,我的孤獨就結束了。

所以ynA是真的。

知道為什麼要把這三個字母紋在食指的第三指節側面嗎?

是因為我随時都可以用大拇指摸到它。

有些話隻要自已不斷地跟自已說,很快就會變成真的。

我幾乎每一天都在回想着白羊留下的三個難題。

第一,讓人絕望。第二,阻止所有人收集「道」。第三,招募信得過的強者。

明明是三個難題,白羊卻硬要說成一個難題,他是不是有點高看我了?

無論怎麼想,這三件事都要和人打交道才能實現,可是跟人打交道偏偏是我最不擅長的事。

難道這是一個「考驗」嗎?

面對這三個難題,我思來想去隻能選擇逐一攻破,可是就算把三個難題單獨拆開,也會發現每一樣都很難實現,并且自相矛盾。

若是讓人陷入絕望的狀态,則他們會有更高的概率獲得「回響」,換句話說他們将會成為各種程度不一的強者,他們保存記憶、并且覺醒超然能力,此時無論是誰,都會想要借此機會收集更多的「道」,搏一搏那微乎其微的逃脫機會。

此時我若是再阻止他們收集「道」,那我要面對的不僅僅是普通的「參與者」了,我将與「回響者」為敵。

雖然我擁有「奪心魄」,關鍵時刻能夠自保,可我隻能「奪心」,并不能「奪魄」,若是真的厮殺起來,我随時都會死。

如果「蠻力」和「奪心魄」都是「回響」的種類之一,那理論上這地方的人可以得到身體和大腦的全方位強化,說不準更有超自然方向的強化,我孤身一人僅憑「奪心魄」根本不是對手。

綜上所述,一旦我盲目的去讓人陷入絕望、或是阻止他們收集「道」,我會分分鐘陷入危險的境地。

用不了多久我就會成為整個「終焉之地」臭名昭著的存在,人人喊打隻是小事,重要的是我會完不成第三個難題「召集強者」。

所以這三個問題到底要怎麼才能解決?

我走進身後的建築中,找到廢棄的紙筆,将這三個難題全部寫了下來。

雖然我的能力有限,但好在我有許多「武器」,隻要挑選好了合适的「武器」,再難的問題我也能夠搏上一搏,現在需要做的是理清思路,不能心急。

這便是「吉德林法則」——把遇到的難題清清楚楚地列出來,便已經解決了一半。

我認為白羊是和我差不多的人,我從他的各種對話之中不斷地揣摩他的心理動線,說明他也在「說謊者」遊戲中,通過我的講述揣摩過我的性格。

所以這個難題有可能是他為我量身定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