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第7頁)

“西漢初年的時候,這種帛畫還不叫上天衣,而是稱為非衣,唐代時人們稱其為上天衣,其實是同一個東西。”

吳壽終于露出了滿意的笑容,道:“不愧是柏老闆的孫女。你真的能制作上天衣?”

“可以試試。”柏舟點頭,“什麼時候要?”

“明天晚上。”

柏舟立刻搖頭:“時間太趕了,閣下另請高明吧。”

“我家主人願意出八萬。”

“明晚您什麼時候來取?”柏舟立刻道,“或者我給您送過去?”

吳壽拿出一張名片,道:“明晚子時之前,一定要送到這個地址,否則我們不會付錢的。”

柏舟拿過來,發現那名片寫得很簡單,正面是個“吳”字,背面是一個地址。

連電話号碼都沒有。

估計是嫌棄她們這些做喪葬用品的人晦氣,不想過多接觸吧。

“不知道過世的是位老太爺還是位老太太,我好畫在上天衣上。”

“是吳家老太爺。”他又遞了一張照片過來,上面是一位老者的遺照。

這位老者長相很普通,扔在人群中都找不出來那種。

隻是不知道為什麼,柏舟覺得他的眼神陰森森的,仿佛在盯着人看。

她一口答應了下來,回到店裡,翻箱倒櫃,終于找出了一塊布帛。

這塊布帛有些年頭了,是爺爺當年專門定制的,平時都放在木盒子裡,旁邊放着兩顆特殊的木丸。

第75章

、天界、人界、冥界

柏舟曾問過爺爺這塊布這麼厚,做壽衣肯定不合适,是作什麼用的。

爺爺告訴她,這是用來做上天衣的。

宋明之後,喪禮中就沒有再用上天衣了,但一些有傳承的家族喜歡尊崇古禮。

還有種說法,說隻有用了上天衣,死者才能順利投個好胎,繼續榮華富貴。

他當時還頗為自豪,說整個華夏國,除了他以外,已經沒有人能夠做出真正的上天衣了。

而那兩顆木丸是他走遍了祖國的山川,好不容易才找到的不腐木,和布料放在一起,可以千年不腐。

柏舟将那卷帛布取了出來,小心地展開。

這塊布帛是用特殊的工藝制作而成,據說能織這種布的人已經過世了,用一塊少一塊。

爺爺曾做過兩件上天衣,每次柏舟都會坐在一旁認真地看,爺爺也會事無巨細地給她交代。

“馬王堆的主人是侯爵夫人,她的上天衣等級很高,咱們給平民做,不能做那麼高的,否則不僅不能送逝者上天,還會害了逝者。”

“這上天衣是T形,鋪開的時候就像古代衣服的形狀,但它不能穿,在舉行過葬禮之後,會蓋在内棺之上。如今的人都是一口棺材,不分外棺内棺了,所以也可以蓋在屍身之上。”

“馬王堆的那件上天衣,天界中畫着日月,日月中又有金烏金蟾,還有大名鼎鼎的扶桑樹和嫦娥飛天,正中是人首蛇身的女娲,又有神獸輔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