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第6頁)

當他發現自己有修煉天賦,而且意外引氣入體開始修煉之時,為了讨好鬼神,讓自己受天道庇佑,迅速晉級、飛升成仙,他在奉殷王之命打敗了一個方國之後,将方國的方伯全族抓來,全部殘殺獻祭給了祖先和神明。

後來周伐商,改朝換代,他在保護殷商的戰争中落敗,向周王室投降,并且将方伯之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自己入山修行。

他的天賦極高,即便沒有師尊引導,也晉級飛快,但越到後面,晉級就越難,到了煉氣化神境界之後,每晉一級都要遭受雷劈天劫。

他原本以為所有修行者都是如此,可是有一次遊曆四方之時,他遇到了另外一位修行者,兩人頗為投緣,煮酒彈琴,相談甚歡。

他與那位修行者提起了自己所經曆的雷劫,對方震驚了,問他是不是曾經做過什麼人神共憤之事,否則普通的修行者,要到煉虛合道的境界時,才會有雷劫加身。

那個時候他才知道,自己年輕時犯下了多麼可怕的錯誤。

從那之後,他就一直積德行善,想要改正自己的錯誤,然而已經晚了,他做再多的善事,也無法換回被自己所殘殺的那麼多人的性命。

如果是在戰場上殺敵也就罷了,他是殺俘,還是用極為殘忍的方式殺死,當時他以為祭品叫得越慘,神明就會越愉悅,所以整個獻祭的過程十分血腥,無法叙述,到了隻是聽個大概就要做噩夢的地步。

這是他永遠也無法被赦免的罪。

他在這封絕筆信裡教導阿止,雖然複仇符合天理大道,但一定不要濫殺無辜,否則就會像自己一樣,止步在煉神還虛的境界,悔恨一生。

阿止含着眼淚将師父埋葬了,雖說師父将一身的功力全都傳給了他,但其實那個時候師父已經是強弩之末,體内的靈力已經不剩下多少了,所以他丹田之中積存的那點力量,隻夠他晉升靈寂期。

聞君止番外·宿命(五)

而且需要一個重要的契機。

這個契機,就是複仇。

他必須做到念頭通達,才能夠繼續修煉,繼續晉升。

在那個時代,沒有以德報怨這樣的道德标準,當時的人崇尚有恩報恩,有仇報仇。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何況父母之仇,不與共戴天。

他在為師父操持好喪事之後,便帶着劍下山去了,徑直前往齊國國都臨淄。

據說左喜已經成為了齊國的少傅,輔佐齊王,很得齊王的看重,他的子孫也雞犬升天,全都成為了齊國的肱骨重臣。

如果隻是一個普通的遊俠,想要殺死這樣一位大國高官,那肯定是癡人說夢,隻有很少一部分很聰明又不怕死的人才能成事。

比如刺殺吾王僚的專諸、聶政之類,要是真做成了,就能入史書,進《刺客列傳》。

但阿止不一樣,他已經不是普通人了,而是一位真正的修行者,還是一位實力極為高強,在凡人眼中與神仙無異的玄術師。

他想要殺死左喜,無論是神不知鬼不覺地殺,還是光明正大地殺,都很簡單。

他已經計劃好了,等到齊王上朝之時,自己沖進朝堂,痛陳左喜與自己的仇怨和這些年左喜所做下的種種惡事,然後當着齊國國君以及所有的臣子的面,将他斬殺。

就在他抵達臨淄,打算實行自己的計劃之時,才發現命運跟他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

左喜死了。

病死的,就在他抵達臨淄之前的那個晚上。

那個時代醫學還沒有成為體系,人們的平均壽命很低,哪怕達官顯貴,一場流感人就沒了。

因此阿止沖進左喜家的時候,看到的就是滿屋子的缟素,左喜的妻妾子女們都跪在靈堂上哭靈。

這些人都不認識阿止,還以為他也是來吊唁自家父親的,左喜的長子起身行禮道:“多謝先生來為我父吊唁,不知來的是哪位先生?望先生告知姓名,我等定盛情款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