甯是宋廷風失散多年的老爹?對了,沒記錯的話,這位布政使也姓宋……許七安嘴角勾起。
宋布政使引着張巡撫,逐一介紹,許七安目光追随着,把在場的官員牢牢記在心裡。
“這位是咱們雲州的都指揮使楊大人。”宋布政使來到一位儒将風格的中年男人面前。
周圍的聲音一下子小了許多,一雙雙目光停留在張巡撫和楊川南身上。
兩位朝廷大員彼此審視片刻,齊聲大笑:
“張巡撫,久仰久仰。”
“都指揮使大人,久仰久仰。”
氣氛頓時又輕松起來,官員們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我怎麼有種千鈞一發的錯覺?有那麼一瞬間,許七安都以為場面會陷入僵凝,或者雙方陰陽怪氣的嘲諷幾句,綿裡藏針,這才符合官場老陰陽人的形象。
結果竟如此和諧?
“巡撫大人,晚宴已經準備妥當,咱們一起去後院?”布政使當即道。
一州(省)之地,級别最高的三個衙門分别是:都指揮使司、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
其中提刑按察使司隸屬于都察院,因此提刑按察使在張巡撫面前,最像個狗腿子。
來到後院,衆官入席,主桌這邊發生兩個有意思的插曲。
第一個插曲:
張巡撫招了招手,道:“甯宴,過來本官身邊。”
主桌總共十個位置,一個唾沫一個釘,該坐什麼人,能坐什麼人,在官場有着嚴格的規矩。
衆人頓時看向叫做“甯宴”的年輕人,他穿着玄色制服,披着短披風,胸口綁着銘刻暗紋的銅鑼,後腰懸着一口特殊的,與制式佩刀不同的修長戰刀。
眼光老辣的人,隻是看這一口戰刀,就意識到這位銅鑼身份不同尋常。
無論在哪裡,能搞特殊的人,就不會是普通人。
不少官員暗暗留意了許七安。
第二個插曲是,都指揮使楊川南擋住了一位入座的官員,指着自己身邊的位置說:
“有位朋友要來。”
那位官員一愣,而後想起了什麼,竟恍然大悟般的一拍腦袋,毫無怨言的去了其他桌。
……朋友,不是某位大人,而是朋友?許七安正襟危坐。
“甯宴,今日說的那個字謎……”張巡撫低聲道。
“巡撫大人!”許七安沉聲道:“其實很簡單,隻需要轉變思路。”
“怎麼說?”
“您就是太正經了。”身為督察禦史的張巡撫,在京城官場屬于清貴,言官嘛,自然是清貴的。
要換成吃喝嫖賭樣樣精通的官場混子,早就秒懂了。
張巡撫正要說話,餘光瞥見一個身披輕甲的妙齡女将軍進來,她身段高挑,嬌軀比例堪稱完美,紮着高高的馬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