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2頁)

  許七安不配。

  大理寺卿雖是齊黨,但勾結巫神教的工部尚書,沒有證據指明大理寺卿也勾結了巫神教,他得以置身事外。

  所謂黨派,隻是政治盟友,而非親屬家眷。

  禮部侍郎是王黨的人,頂頭上司在桑泊案中被許七安搞垮了,最可恨的是新任禮部尚書是魏淵的人。

  群臣的态度讓元景帝有些猶豫,從他的角度來說,那個總是看不順眼的銅鑼殉職,當然不足以讓堂堂天子興奮狂喜,但說實話,還挺舒坦。

  就像趕走了嗡嗡的蒼蠅。

  不過,對于給予爵位,元景帝是贊同。因為許七安确實立了大功,封爵能彰顯他的賞罰分明。

  元景帝對死人最是寬容。

  但是如果大部分臣子都不同意,那元景帝也不會堅持己見。

  元景帝正要宣布結束話題,駁回張行英的建議,忽然看見魏淵出列了。

  大宦官徑直走向禮部侍郎,擡手,“啪!”一聲。

  響亮的耳光響徹禦書房,瞬間壓過了群臣的争執聲,一道道詫異的目光望來。

  “啪!”

  大理寺卿也挨了一巴掌,踉踉跄跄的跌倒,發冠脫落,披頭散發。

  “嘩……”

  詫異的目光變成了喧嘩,禦書房炸開了鍋。

  大奉曆史上,脾氣暴躁的大臣們,在朝堂之上動手鬥毆的例子倒是不少。更何況這裡是禦書房。

  但打人者是魏淵,這就顯得荒誕離奇了。

  在群臣心裡,魏淵以宦官之身執掌打更人衙門、都察院,竊居高位,身上的标簽有:陰險狡詐、腹黑歹毒、狡詐深沉、善謀等等。

  但絕對沒有“沖動魯莽”,這麼容易落人把柄,早給人玩死了。

  魏淵又有什麼陰謀?故意的?

  朝堂諸公念頭浮動間,職業噴子給事中就不用想這麼多,六部的幾位“左都給事”倉惶奔出,高呼道:

  “陛下,魏淵當堂打人,目無陛下,目無王法,請陛下将旨,斬了此獠。”

  給事中不用想這麼多,逮着把柄死磕就行。

  當即,不少大臣紛紛附議。

  對于衆臣的控訴,魏淵絲毫不理,作揖,沉聲道:“陛下,齊黨之事尚未完結,工部尚書雖已處置,但同黨依舊蟄伏朝堂。桑泊案中,禮部尚書勾結妖族,同黨亦是尚存。

  “恰逢京察,微臣提議,延緩考察,待一切水落石出之後,再做定奪。”

  幾個意思?

  衆臣悚然一驚,難以置信的看着魏淵,話裡話外的意思,分明是想延緩京察,他還想搞事情?!

  自年初以來,京城官場經曆了風聲鶴唳蟄伏,小心翼翼的觀望,以及年中至年尾的勾心鬥角和人人自危,早已疲憊不堪。

  即使是最好鬥的陰謀家,也想着早點結束京察,休養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