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二叔無奈道:“我剛不是給你五十兩了?”
“你還有臉提那五十兩。”嬸嬸氣的拍桌子,“你哪來這麼多銀子?還不是某人給的。”
許七安明白了,難怪二叔今天心情不好,原來是私房錢被嬸嬸收繳了……可你也不能把脾氣沖我身上撒啊。
他心裡抱怨。
……
青雲堂。
青雲堂的名字有兩重意思,一是取義平步青雲。二是蹭一蹭京城外那座清雲山的熱度。
開設私塾的是一位老秀才,叫李炳意,五十歲高齡,兩眼已經開始昏花,正因如此,才屈尊降貴教導稚童啟蒙。
束脩非常高昂,每三月交一次。
李炳意老先生有個規矩,家中有文人的,束脩少一半。家中有官職在身的,束脩再少一半。
當然,前提是文官,武将除外。
憑借這條規矩,李炳意老先生把青雲堂打造成“貴族小學”,那些個不缺錢的大戶人家,覺得這條規矩有趣,凸顯出了自身的優越感,再加上李炳意老先生教書确實有一套。
因此,沒時間給自家孩子啟蒙的大戶人家,都願意把稚童送來青雲堂。
個把月前,李炳意老先生遭遇了一生之敵,是他這輩子最難教的學生。
“許鈴音,你站起來!”
講桌上,李先生抓起竹條,桌子敲的砰砰響。
堂下坐了二十多名稚童,東側的角落裡,一個紮着童髻的女童很乖巧的站了起來。
她五官稀疏平常,圓圓的臉像一隻包子,雙眼明亮有神。
“把三字經背一遍。”李老先生盤坐着,語氣平靜的吩咐道。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
背到這裡,女童卡殼了。
李老先生習以為常,不動怒,捏着眉心,歎息道:“為什麼半個月過去了,你還是隻會這三句?”
這種蠢小孩不值得動怒。
許鈴音嬌聲道:“我爹說,一招鮮吃遍天。”
一招鮮吃遍天是用在這裡的嗎……李老先生愣了一下,想起這孩子的父親是一位粗鄙的武夫,也就不生氣了。
“每天念書,你念的最大聲,識字都沒問題,為什麼要你背的時候,你就背不出來了?聖人曰,格物緻知。你有自我反省過嗎?”
許鈴音困惑道:“先生隻教了三句呀。”
滿堂哄笑聲。
李先生心累的擺擺手:“你坐下吧。”
這孩子的家裡,隻有一個二哥是讀書人,且是雲鹿書院學子,真不知道是怎樣的環境、教育,教出兩個差異如此巨大的孩子。
偏頭看了眼水漏,到飯點了,李先生咳嗽一聲:“兩刻鐘的用膳時間,切記食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