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第7頁)

  見性既佛,見性既佛……度厄大師沉浸在奇妙的狀态中,如癡如醉。

  有一個聲音在他心裡狂呼:為什麼佛陀是佛,為什麼我不能是佛。

  不,人人皆可成佛。

  這個佛不是修行體系上的佛,而是内心的佛。

  許七安的話,在外人看來或許隻是有一些道理,但在度厄大師這樣修佛多年的人耳裡,簡直是震耳發聩。

  佛真的隻能以力量為尊?

  佛真的隻能是佛陀?

  這是何等的狹隘。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佛光普照九州,就是一句空話,隻有人人皆可成佛,九州才能真正的佛光普照。

  這才是真正的佛法。

  佛陀代表的是佛門體系的巅峰,但佛法不應該局限于佛陀。

  大乘佛法的理念出現了,新的思想流派出現了……

  ……

  其他僧人沒有頓悟,但有了各自的感悟,甚至覺得豁然開朗,窺見了不同的佛法,窺見了新的思想境界。

  其中淨塵大師感觸最深,如癡如醉。

  打更人區域,金鑼們忽然聽見了低笑聲,來自走出涼棚的魏淵。

  “頓悟的好,頓悟的好啊!”魏淵一字一句道。

  “妙極,妙極!”王首輔撫須而笑。

  什麼意思?這倆位極人臣的權臣有何可笑的,度厄大師頓悟,難道是什麼值得開心的事嗎?

  佛門與大奉雖是盟友,但眼下氣氛劍拔弩張,相互較勁,鬥法,也算半個敵人。

  文武百官們并不覺得這是值得開心的事。

  觀星樓頂,八卦台。

  元景帝放聲大笑,從未有過的歡暢。

  “許七安提出大乘佛法的理念,這度厄大師沒有頓悟也就罷了,既然頓悟,他日返回西域,必定會宣揚大乘佛法。

  “而這勢必會造成大小佛法的觀念沖突,屆時,争論不休都是輕的,一旦産生分裂……哈哈哈哈。”

  他很多年沒笑的這麼暢快。

  勢均力敵才能成為盟友,當一方越來越強大,而另一方越來越衰弱,必将貌合神離。

  大奉和佛門現在就是這樣的狀态,大奉邊關遭受南北蠻族的滋擾,佛門袖手旁觀。

  如果佛門将來産生分裂,那麼,分裂的雙方都會争取大奉來支持自己,大奉既能提高地位,又有利可圖。

  “監正說的沒錯,果然是一份大禮啊,很好,許七安送的這份大禮,朕很滿意。”

  涼棚裡,不少貴族錯愕的擡起頭,看着司天監樓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