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第9頁)

  “還不是給我們許銀鑼一刀斬了,什麼金剛不敗,都是紙老虎,呸。”說話的酒客,神色間充滿了京城人士的驕傲。

  擱在一天前,提及淨思小和尚,他們是咬牙切齒,“大奉高手如雲,難道連一個小和尚都解決不了?”

  無能狂怒。

  但現在,提及那尊金剛小和尚,哪怕是市井百姓,也驕傲的挺直胸膛,不屑的嗤笑一聲:不過如此。

  這都是許七安在鬥法過程中,一點點争回來的顔面,一點點重塑的信心。

  藍衫中年人愕然的看向掌櫃:“你早就知道了,那還定這個規矩?”

  “不同的人,看到的不同,查漏補缺嘛。”掌櫃的笑眯眯道:“今日我守着酒樓,沒能去看鬥法,人生一大遺憾啊。

  “隻能事後反複品味,再喝點小酒,便從遺憾成為一樁快事。”

  藍衫中年人點點頭,繼續道:“……那位許銀鑼出來後,一步一句詩……”

  “等等。”掌櫃的忽然喊停,道:“海到盡頭天作岸,武道絕頂我為峰?你确認有這句詩嗎,前頭好些人與我說過這一段,但都沒有說。”

  藍衫中年人用力點頭:“有的,有這一句,我讀了十幾年前的書,幾句詩會記不住?”

  “嘶……這就奇怪了。”掌櫃的皺眉。

  這時,一位江湖人士“咳嗽”一聲,低聲道:“掌櫃的,與你說這些的,都是些江湖俠客吧。”

  掌櫃的反問:“有問題?”

  “嗨!”江湖人士擺擺手:“你們普通人倒是無所謂,說便說了,但作為習武之人,誰敢在大庭觀衆之下說這種話?不是找死,就是找揍。”

  掌櫃的恍然大悟,武夫好勇鬥狠,最見不得有人嚣張,常常因為對方說了幾句不妥帖的話,便拔刀相向。這種事兒即使在規矩森嚴的京城也時有發生。

  “又收集到一句好詩,這可是許詩魁的詩啊。快,快給我準備紙筆。”掌櫃的激動起來,吩咐小二。

  ……

  翰林院。

  翰林院歸屬内閣,負責修書撰史,起草诏書,為皇室成員侍讀,擔任科舉考官等。

  朝中最清貴的三個職位,都察院的禦史、六科給事中、翰林院。

  若論地位,翰林院排在首位,因為翰林院還有一個稱呼:儲相培育基地。

  大奉曆任首輔,都是從翰林院出來了,換而言之,隻有翰林院裡的清貴,才能入内閣,成為大學士,甚至官拜首輔。

  唯一的例外,就是勳貴或親王可以直接越過翰林院,入内閣執掌相權。

  不過,文官是做不到這樣的,文官想入内閣,必須進翰林院。而翰林院,隻有一甲和二甲進士能進。

  此時此刻,元景帝寝宮裡當值的宦官,正站在翰林院的大廳裡呵斥清貴們。

  “這場鬥法的勝利,難道不是陛下用人唯賢?難道不是朝廷培養許銀鑼有功?瞧瞧你們寫的是什麼,一個個的都是一甲出身,讓你們撰史都不會。”

  宦官把書往地上一擲:“重寫。”

  在場清貴們臉色一變,這是他們回翰林院後,連飯都沒吃,憑着一股意氣,揮墨撰寫。

  今日這場鬥法,必将載入史冊,流傳後世,這是毋庸置疑的。但該怎麼寫,裡頭就很有講究了。

  凡是這樣揚國威的大事,史書上必定是正面記載,象征着榮譽和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