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襲罔替的爵位。
第一代護國公是當年的平海王,也就是後來的武宗皇帝的結拜兄弟。
武宗皇帝是五百年前,與佛門聯手幹掉第一代監正,打着清君側的名義,謀朝篡位的親王。
護國公這一脈,是舊勳貴中罕見的常青樹,與皇室宗親多有聯姻,家族曆史中娶過二位公主,四位郡主。
阙永修有大奉皇室的血脈。
“阙永修和鎮北王沆瀣一氣,制造了血屠三千裡的慘案……收集證據舉報他們,我不信元景帝還能包庇兩人,就算他想包庇,魏公也不同意,朝堂諸公也不同意……”
朝堂上的衮衮諸公,京城的文武百官,好的壞的,昏聩的精明的,是一股連皇帝都無法抗衡的力量。
如此觸目驚心的慘案,隻要掀出去,京城百官就無法坐視不理。
許七安忍住了帶着魂魄返回京城的沖動,因為這還不夠,僅憑一個密探的魂魄,不足以扳倒鎮北王和護國公。
他轉而看向三名蠻子,問道:“你們截殺鎮北王密探的原因是什麼?”
左邊的青顔部蠻子回答:“尋找鎮北王屠戮生靈的地方,彙報給首領。”
中間的青顔部蠻子接着回答:“首領也想晉升二品。”
右邊的青顔部蠻子最後回答:“這段時間以來,我們與鎮北王的密探互相狩獵,折損了許多族人。”
“為什麼要尋找鎮北王屠戮生靈的地方。”許七安看了眼木然而立的黑袍男子殘魂。
他立刻抓住重點,認為這裡有大問題。
按照邏輯,尋找案發地點是他這個主辦官要做的事,也是他必須要找到的罪證之一。如果連被害人都找不到,案子是沒法查下去的。
可是,鎮北王的密探不知道案發地點,而蠻族卻在尋找案發地點,這說明血屠三千裡還沒真正結束。
“奪精血。”左邊的蠻子回答。
許七安又問了中間和右邊的蠻子,得到統一的答案。
根據伏擊案的事情分析,蠻族要奪鎮北王的造化,兩方面下手:第一,奪王妃;第二,奪精血。
根據第二點反饋的信息可以得知,血屠三千裡案并沒有結束,或者說,鎮北王還沒有大功告成。不然青顔部的探子應該早就撤兵了。
難怪圍殺王妃時,沒有青顔部的高手,不出意外的話,他們都潛入楚州,尋找血屠三千裡的地點。而鎮北王的密探在暗中與蠻子鬥智鬥勇,相互狩獵。
難怪接王妃時,沒有密探護送和接應,他們肯定自顧不暇,一邊要隐藏血屠三千裡,一邊要狩獵潛入楚州的蠻子。
“隻有你們青顔部落知道此事?”許七安再次提問。
“是的。”蠻子回答。
這不對莖……青顔部的首領又是怎麼知道此事?許七安沉吟片刻,道:
“你們在部落裡有沒有見過術士。”
“見過。”蠻子愣愣道。
嗯,這樣的話,青顔部知道血屠三千裡的一切内幕,而這些都是神秘術士團夥告訴他們的。
由此可以得出兩個結論:一,神秘術士團夥在扶持青顔部的首領,支持他奪鎮北王造化,晉升二品。
二,神秘術士團夥,奪大奉氣運,扶持蠻族首領,滲透朝堂,蠶食大奉國力,立場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