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個問題想問你。”歪脖男人沉聲道。
趙晉點點頭。
那歪脖子的俊美少年郎,盯着他片刻,問道:“你是如何判斷,或确認鄭興懷說的是真話?”
李妙真心裡一動,既然趙晉沒有經曆過屠城慘案,他是如何判斷鄭興懷所說真僞?倘若隻是聽了鄭興懷一面之詞,那今日之事,就得擱置。
趙晉低聲道:“我有一個結拜兄弟,在鄭布政使府上當差,是他與一衆客卿護送鄭布政使逃離楚州城。”
大奉把版圖劃分十三洲,洲下轄有州、郡、縣。楚州原本在官面上的稱呼是“楚洲”,後來改成楚州。
其他洲亦然。
鄭布政使作為主管一洲民生及政務的官員,位高權重,府上自然養着許多高手。
如果屠城之人不是鎮北王,許七安認為他僥幸逃離楚州城是合理的。
“當日,我那位結義兄弟來找我,請求相助。我得知此事後,隻覺得不可思議。于是暗中前往楚州城,發現那裡一如往常,根本沒有屠城的景象。”
“那你是如何判斷屠城真僞?”李妙真皺眉。
“但我随後發現,城中竟然還有一位鄭布政使,這世上怎麼可能存在兩位布政使呢?我懷着疑惑,答應了那位結義兄弟的請求,邊暗中保護,邊拉攏信得過的江湖人士,試圖把此事傳揚出去。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發現楚州邊境的官道、郡縣都被封鎖,将軍四處盤查,鎮北王密探暗中搜捕。我才意識到鄭布政使大人所說,極可能是真的。
“大概半個多月前,我們第一批兄弟,悄悄離開楚州,欲前往京城告禦狀。結果杳無音信。”
趙晉歎息道。
許七安眸中清光一閃。
沒說謊……所以當日那個殘魂說的原話是:血屠三千裡,請朝堂派兵讨伐鎮北王!
許七安沉吟道:“關于楚州城的現狀,你有什麼看法,或者說,那位真的鄭布政使有什麼看法?”
趙晉搖頭苦笑:“我不知道,鄭大人同樣迷惑不解,他親眼看着阙永修率兵屠城,可事後我們再潛入楚州城,卻發現那裡已經恢複了原樣。”
……卧槽!簡單的描述,卻讓許七安頭皮發麻,脊背生出一層寒意。
使團不出意外,早就抵達楚州城,如果那裡有問題,以楊硯的修為應該能察覺……不對,楊硯隻是粗鄙的武夫,未必能看出端倪。要知道,就算是萬妖國的公主、神秘術士團夥都在尋找鎮北王屠戮生靈的地點。
鎮北王到底用了什麼手段掩蓋這一切?
我的見識還是不夠啊,毫無頭緒,先見一見鄭布政使再說,他是當事人……許七安盤坐在床上,歪着頭,斜眼道:
“真正的鄭興懷在哪裡。”
事到臨頭,趙晉反而沉默了,他看了眼許七安,又看了眼李妙真,有些猶豫。
李妙真皺眉道:“你不信我?”
趙晉搖頭:“我自然是信飛燕女俠的。”
說着,看了眼許七安,他對這個歪脖男人一無所知,即使對方是飛燕女俠的同伴,心裡依舊抱着疑慮。
這是人之常情。
對于不熟悉的人,很難做到毫無保留的信任,尤其事關鄭布政使的安危。
李妙真沒好氣的瞪了眼身後的男人,轉頭,解釋道:“你應該聽說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