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第2頁)

  文官們吃了一驚,要知道,陛下最注重養生,保養龍體,自修道以來,身體健康,氣色紅潤。

  何曾有過這般憔悴模樣?

  不少人無聲對視,心裡一凜。

  老太監看了一眼元景帝,朗聲道:“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楚州布政使,鄭興懷大步出列,行至諸公之前,作揖,沉聲道:

  “啟禀陛下,楚州總兵淮王,勾結巫神教和地宗道首,為一己之私,晉升二品,屠戮楚州城三十八萬百姓。自大奉開國以來,此暴行絕無僅有,天人共憤。請陛下将淮王貶為庶民,頭顱懸城三日,祭奠三十八萬條冤魂……昭告天下。”

  元景帝深深看着他,面無表情。

  令人意外的是,面對沉默中蘊含怒火的皇帝,楚州布政使鄭興懷,毫不畏懼,悍然對視。

  這時,王首輔随之出列,恭聲道:

  “淮王此舉,天怒人怨,京城早已鬧的沸沸揚揚。楚州民風彪悍,若是不能給天下人一個交代,恐生民變,請陛下将淮王貶為庶民,頭顱懸城三日,祭奠楚州城三十八萬冤魂。”

  朝堂之上,諸公盡彎腰,聲浪滾滾:“請陛下将淮王貶為庶民,頭顱懸城三日,祭奠楚州城三十八萬條冤魂。”

  元景帝緩緩起身,冷着臉,俯瞰着朝堂諸公。

  他臉龐的肌肉緩緩抽動,額頭青筋一條條凸起,突然……他猛的把身前的大案掀翻。

  哐當……

  大案翻滾下台階,重重砸在諸公面前。

  緊接着,殿内響起老皇帝撕心裂肺的咆哮:

  “淮王是朕的胞弟,你們想把他貶為庶民,是何居心?是不是還要讓朕下罪己诏,你們眼裡還有沒有朕?朕痛失兄弟,如同斷了一臂,爾等不知體恤,接連數日嘯聚宮門,是不是想逼死朕?!!”

  老皇帝面目猙獰,雙眼通紅,像極了悲恸無助的老獸。

  這……諸公不由的愣住了。

  元景帝在位三十七年,心機深沉,權術高超的形象在文武百官心裡根深蒂固。

  他們從未想過有朝一日,這位深沉的帝王,竟有這般悲恸的時候。

  而這副姿态表露在群臣面前,與固有印象形成的反差,憑白讓人心生酸楚。

  群臣們高漲的氣焰為之一滞。

  還未等諸公從巨大的驚愕中反應過來,元景帝頹然坐下,臉上有着毫不掩飾的哀戚之色:

  “朕還是太子之時,先帝對朕忌憚防備,朕地位不穩,整日戰戰兢兢。是淮王一直默默支持着朕。隻因我倆是一母同胞,手足情深。

  “淮王當年手持鎮國劍,為帝國殺戮敵人,保衛疆土,如果沒有他在山海關戰役中悍不畏死,何來大奉如今的昌盛?爾等都該承他情的。

  “山海關戰役後,淮王奉命北上,為朕戍守邊關,十多年來,回京次數寥寥。淮王确實犯了大錯,可畢竟已經伏法,衆卿連他身後名都不放過嗎?”

  被元景帝這般“粗暴”的打斷,群臣一時間竟找不到節奏了,半晌無人說話。

  但沒關系,堂上永遠有一個人甘願做馬前卒,沖鋒陷陣。

  鄭布政使大聲道:“陛下,功過不相抵。淮王這些年有功,是事實,可朝廷已經論功行賞,百姓對他愛戴有加。而今他犯了十惡不赦的大罪,自然也該嚴懲。否則,便是陛下徇私枉法。”

  元景帝暴喝道:“混賬東西,你這幾日在京中上蹿下跳,诋毀皇室,诋毀親王,朕念你這些年勤勤懇懇,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一直忍你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