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第8頁)

  “儒聖也不能例外。”老人回答。

  如果這位老祖宗說的是真的,那聖人不可能還活着了,大奉皇室沒有長生的強者這件事,側面證明了這位老祖宗沒有說謊。

  儒聖真的死了啊……

  許七安心裡難掩惋惜,同時,他心裡解開了一些疑惑,難怪元景帝對鎮北王如此“寬容”,要說氣運加身最多的人物,那必然是皇帝,而鎮北王是純粹的武夫,他肯定……

  “不對!”

  許七安脫口而出。

  曹青陽疑惑的扭頭,看了他一眼。

  “你似乎想到了什麼事?”老人說道。

  對于一位巅峰武夫的搭話,許七安置若罔聞,他低垂着眸子,臉色木然,但大腦裡的信息素,卻如同沸騰的滾水。

  第一:氣運加身者,不得長生,這并不足以成為元景帝信任鎮北王的理由,因為鎮北王是大奉親王,同樣無法長生。

  曆史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所以,元景帝那般信任鎮北王,背後還有一層不為人知的原因。

  第二:元景帝貴為一國之君,他不可能不知道這個秘密,可他明知道氣運加身不可能長壽,依舊二十年來修道不辍,渴望長生,這裡就存在悖論了。

  難道他認為,自己能比高祖皇帝、武宗皇帝更加優秀?難道他認為,儒聖都無法抵抗的天地規則,他區區一個元景,能比儒聖更驚才絕豔?

  元景帝這人雖然不當人子,但他不是傻子,相反,他很有智慧。

  念頭紛呈間,他低聲問道:“前輩對元景帝修道這件事,有什麼看法?”

  老人沉吟道:“他或許,自以為開辟出了一條既可以長生,又能坐龍椅的方法。呵,幫他的人,應該是人宗道首。”

  不可能是洛玉衡吧……許七安皺了皺眉。

  這不是他偏愛小姨,主要是想起了一些細節,元景帝最初修道,是自己摸索。幾年之後,才封洛玉衡為國師,封人宗為國教。

  身為京城土著,許七安還是記得很清楚的。

  如果不是洛玉衡,那會是誰?嗯,不排除是洛玉衡暗中蠱惑了元景帝修道,回京後問問魏公……

  “聽說您當年和高祖皇帝有過約定?”許七安抓緊時間套取信息。

  “呵呵,隻是口頭約定罷了,當年大周覆滅後,各路義軍逐鹿中原,我那時其實已經無心争奪皇位。因為我找到了晉升二品的道路,與皇位相比,我更渴望長生。

  “也是性格使然,我出身貧寒,年少時行走江湖,快意恩仇,身上的江湖氣太重,更渴望無拘無束的生活。

  “之所以造反,是因為當年百姓過的實在不是人該過的日子,生活沒了盼頭,自然就要造反。他和我不同,他有野心,有壯志,渴望一統中原。反而對長生不感興趣。

  “我記得他常說,人生在意,追求的應該是宏圖偉業,而不是長生。長生沒意思,當皇帝才有意思。

  “那一戰我輸了,并不是放水,輸的心服口服。當時與他有過口頭約定,将來如果他的不肖子孫重蹈大周覆轍,就由我先揭竿而起,推翻腐朽朝廷。”

  每一位開拓者都懷着赤誠之心,但後世子孫往往會在紙醉金迷中走向衰敗……許七安心裡感慨。

  “前輩如今,晉升二品了?”許七安試探道。

  問完,他連忙補充:“是晚輩唐突了。”

  “如果不像鎮北王那樣屠戮生靈,單憑自身,想要晉升二品,過于困難。我閉關五百年,依舊沒能踏出最後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