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第10頁)

  元景帝冷哼一聲:“而今也隻有期待張慎了。”

  魏淵搖頭失笑。

  ……

  懷慶府。

  身穿素雅宮裙的懷慶,手裡握着國子監借閱的一卷《北齋大典》,孜孜不倦的讀着。

  許七安和臨安同坐一桌,一個眉頭緊皺,一個柳眉輕蹙。

  裱裱趁着懷慶不注意,剝了一顆葡萄塞許七安嘴裡,後者吐出籽,問道:“這破書真有那麼神?”

  懷慶微微颔首,頭也不擡,說道:“裴滿西樓若是生在大奉,必成一代名儒,青史留名。”

  許七安深吸一口氣:“此人能做出《北齋大典》,想必兵法之道也醇熟的很。敢挑戰張慎,則說明他有相當大的把握。張慎的《兵法六疏》廣為流傳,這裴滿西樓知張慎,後者卻不知他。”

  平心而論,他并不想看到蠻族得利,大奉出兵勢在必行,但不能這麼便宜北方妖蠻。

  過去二十年裡,妖蠻頻頻劫掠邊境,燒殺戒律,甚至吃人。楚州時,許七安親眼見到逃難的百姓,流離失所,風餐露宿。

  也見過因為戰事連連,貧戶們日子過的很苦。

  放眼大奉,楚州是最貧困的州之一,常年受刀兵之累,這一切,全拜蠻族所賜。

  懷慶抿了抿粉嫩的唇,語氣少見的透着凝重:

  “張師,早年曾經上過戰場,随後因為仕途不順,辭官。他在兵法之道頗有見解,但那畢竟是幾十年前的事了。這幾十年裡,他隐居書院,恐怕早已荒了兵道。”

  許七安心裡一沉。

  其實要說兵法的話,他上輩子唯一知道的兵法就是孫子兵法,不但知道,他還背過。

  當然,許七安自己是不會去背這種東西的,這屬于老師交代的課外作者。

  這麼多年過去,早就忘了七七八八。

  得益于煉神境後,元神産生蛻變,超脫凡人,他倒是能重新記起孫子兵法的内容。

  而且,九州擁有超凡力量,在他看來,這個世界的兵法更趨于大開大合,武力蠻幹。就比如四品高手在戰場上,可以橫躺普通士卒組成的騎兵。

  不需要太講究戰術。

  而誕生于凡人世界的孫子兵法,則偏向“微操”,更注重細節。

  “後天文會,你随我一起參加。”懷慶說道。

  “如果張慎出席的話,二郎肯定要參加,我不好易容成他的模樣。”許七安皺眉。

  “那便易容成旁人,充當我的侍衛。”懷慶腦子活泛,給出建議。

  “好。”

  ……

第二百零六章

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