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第2頁)

  毫不誇張的說,靖山城的守備力量,以及總體實力,不比大奉京城差。

  駐紮在城中營房的兩萬守軍蜂擁而出,六千騎兵,一萬四的步兵,上至将領,下至士卒,都有些茫然。

  什麼人膽大包天,敢進攻靖山城?

  縱觀史書,自從上古時代巫神教在東北誕生、傳教,靖山城就沒有出現過戰事。

  兩萬兵力沿着開辟出的大道,繞過靖山的山峰,于塵埃彌漫中,抵達了海邊。

  ……

  一道道烏光從城中飛起,像是密集的流星,掠過靖山的山峰,降落在海岸。

  衆巫師以城主納蘭衍為首,凝眸遠眺,看見極遠處的海面上,二十艘巨大的戰船,破浪而來。

  納蘭衍身高八尺,濃密的絡腮胡遮住半張臉,褐色的頭發天然卷,巫武雙修。

  這位城主是四品巅峰的巫師,也是四品巅峰的武者,隻差半步,就能跨過“仙凡”的門檻,成為壽元漫長的三品高手。

  納蘭衍還有一層身份,巫神教有三位靈慧巫師(三品),一位大巫師(一品),三位靈慧分别是靖康炎三國的國師,平日裡不在總壇。

  而大巫師沉迷牧羊,過着閑雲野鶴的生活。

  靖山城的城主,原本是一位二品雨師,但在山海關戰役中,那位二品雨師被魏淵誘敵深入,聯合佛門羅漢擊殺。

  納蘭衍,正是那位二品雨師的兒子。

  朝陽升起,海面金光蕩漾,納蘭衍眯了眯眼,深深的望着船頭的那襲青衣,忽然露出了冷笑。

  除了巫師、守軍以外,還有一些修為參差不齊,但絕對不缺高手的人群,稍後片刻,抵達了海岸,但沒有靠近,遠遠的觀望。

  這些武夫是靖山城裡的散人,用大奉的話說,就是江湖人士。

  “那是大奉的戰船……”

  “船頭的是魏淵吧,那襲青衣,符合魏淵的傳說。”

  “真不愧是軍神啊,聽說他率領的大奉軍隊在炎國境遭遇頑強抵抗,我當時還感慨魏淵不過如此……誰想他直接從海面突破。”

  “但這同樣是找死,不是嘛。”

  “嘿,魏淵的這一招棋走的妙,但我巫神教沒有任何破綻,即使他是軍神,也隻能硬坑,這二十艘戰船,可惜了。”

  江湖散人們神色頗為輕松的談論,甚至帶着笑意,他們的輕松是有道理的。

  巫神教總壇,靖山城,毗鄰汪洋,外圍有炎、靖、康三國拱衛,千年以降,不管是中原、北方,亦或者如今九州第一大勢力佛門。

  可有一次殺到巫神教總壇來的?

  一次都沒有。

  為什麼?别人難道不會造船渡海?

  因為兩個字:雨師!

  ……

  靖山的懸崖上,披着麻色長袍,懷裡抱着羊羔的大巫師薩倫阿古,俯瞰着揚帆而來的戰船。

  麻色長袍鼓舞,一股股玻璃色的能量在他身周鼓蕩,朝着周圍環境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