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第7頁)

  王首輔皺了皺眉,心裡升起一股怪異之感,這次炎康兩國聯軍攻打玉陽關,簡直就是再為陛下扼殺魏淵的功勞做鋪墊。

  僅僅是為了一個身後名,不至于,背後必然還有隐情。或者,扼殺魏淵的功績隻是目的之一……王首輔心裡一沉,出列道:

  “實不相瞞,我已見過許七安,他告訴臣,之所以前去玉陽關,是受了魏淵之托。魏淵知道巫神教必定報複,因此留了後手。”

  漂亮!

  張行英等人眼睛一亮。

  秦元道用許七安的功績來攻讦魏公,王首輔這一招,相當于釜底抽薪。

  這是無法求證的事,因為不管真假,許七安必然都會站在魏公這邊。

  姜還是老的辣。

  袁雄反駁道:“既已算到巫神教報複,為何不通知朝廷,反而托付一個在野的草民?首輔大人莫非當陛下是三歲孩童,随意糊弄?”

  袁雄和秦元道的“爪牙”紛紛附和,支持這位右都禦史的看法。

  三方人馬吵的不可開交。

  這時,一位宗室郡王跨步而出,哽咽道:

  “陛下,魏淵貪功冒進,以緻于我大奉損失慘重,便是妖蠻,也沒我大奉損失慘烈。這是在援助妖蠻嗎?這是在自削國力啊。靖山城固然淪陷,但我大奉又何來的勝利?

  “妖蠻此時恐怕樂開了花,他們反而坐收漁翁之利,來年若是再入侵楚州邊境,該如何是好?”

  這位郡王的意思很簡單,靖山城雖然攻下來了,但大奉在戰略上已經輸了。

  魏淵該死!

  又有數名勳貴宗親出列,支持兵部侍郎秦元道和右都禦史袁雄。

  “好了!”

  元景帝露出哀傷之色,沉聲道:“魏淵是朕的心腹,陪伴朕二十多年,他為國捐軀,朕深感痛心。此事明日再議吧。”

  他旋即起身,大步離開。

  背對着諸公時,元景帝嘴角緩緩勾起。

  他在笑。

第二百四十三章

告禦狀

  元景帝深知朝堂争鬥如烹小鮮,文火慢炖,才能炖出一個滿意的味道。

  拉攏一批人,打壓一批人,循環漸進。過程中,需要給敵人反撲和發洩的機會,一點點消磨對方的銳氣和鬥志。

  如果他這個一國之君力排衆議,強行給魏淵定罪,最後導緻的,是重演淮王死後群臣圍堵午門的情況。

  群臣圍堵午門,不正是他火力過猛的原因嗎。

  後續的操作和布局,一點點扭轉楚州案的性質,則完美符合文火慢炖的理論。

  元景帝漫步在宮廷中,擡頭望了遠蔚藍的天空,隻不過那是他要保住氣運均衡,不能外洩。而現在,他要做的是動搖氣運。

  炎康兩國既然如此不濟,那他就自己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