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第10頁)

  人家就是來找茬的。

  若是不理吧,說不準朝會之後,他許新年又會多一個“僞君子”的罵名。

  就在這時,王首輔走了過來,沒有說話,隻是冷漠的掃了一眼周圍的官員。

  衆官當即噤聲。

  錢穆笑了笑,不管許新年應不應聲,他要表達的東西,已經傳達出去。

  之後再無動靜,直到卯時來臨,鼓聲響起。

  文武百官保持沉默,穿過午門,過金水橋,從品級高低,依次列隊。

  隻有那一小撮人,能進金銮殿。

  許新年身為本次風波的核心人物之一,也被準許入殿,但得站在大殿門口位置。

  随着諸公入殿,幾分鐘後,永興帝就到了。

  他高坐龍椅,俯瞰衆臣,高聲道:

  “各地災情嚴重,朕身為一國之君,甚是痛心,諸位愛卿可有赈災良策?”

  底下的諸公、勳貴們露出了“早知如此”的表情,不痛不癢的提了幾個建議,比如減免賦稅,号召鄉紳捐款等等。

  永興帝就說:

  “既要捐款,理當由朝廷做出表率,由衆愛卿做出表率。如此,鄉紳才能心甘情願,也能警告辦事官員,避免他們中飽私囊。”

  隻号召鄉紳捐款,不出意外,那些銀子多半會被層層剝削。

  幾名黨派的黨魁、勳貴,默契的先後出列,高呼“不可”。

  這時,大理寺卿出場了,沉聲道:

  “陛下,朝中風氣腐敗,貪污之風盛行,以緻于國庫空虛,捐款治标卻不治本。要想赈災,必先清掃歪風邪氣。”

  話音落下,好戰分子,戶部給事中出列,高聲道:

  “陛下,臣要彈劾翰林院庶吉士許新年,收受賄賂。”

  殿内無人說話,也沒人質疑翰林院的庶吉士能收受什麼賄賂,似乎早已料到會有這樣的事。

  吏部給事中出列,高聲道:

  “陛下,臣要彈劾翰林院庶吉士許新年,打着王首輔的旗幟,收受賄賂。”

  接着,六部給事中紛紛出列,彈劾許新年。

  能站在金銮殿裡的,個個都是老油條,立刻明白這些人在玩什麼把戲。

  這是他們的反擊。

  以許二郎為切入點,反抗永興帝,反抗王首輔。

  這麼做既不會徹底激怒永興帝和王首輔,又能給出自己的态度,告訴永興帝,我們要幹掉你的沖鋒卒,來一個幹掉一個。

  同時委婉的警告王首輔,王黨固然勢大,但還沒到一手遮天的地步,況且此事,王黨裡也有不贊同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