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九座縣城,俱是如此。”
“什麼?”
衆将領吃了一驚。
副将繼續說道:
“在此之前,青州布政使司,便已下令堅壁清野,城外村莊,十室九空,搜刮不到半點糧食。”
背對衆人的戚廣伯感慨道:
“好一個楊恭啊,慈不掌兵,沒想到他對百姓更狠。諸位現在還有心情喝酒嗎?”
衆将領沉默了。
他們是打下了青州邊界防線,有了後盤,但是否穩固,難說了。
姬玄沉吟道:
“楊恭一開始就沒打算死守邊界九座郡縣,他提前撤離富戶,隻留下流民和貧民,是打算把這個爛攤子交給我們。”
戚廣伯手指點了點青州地圖,颔首道:
“青州縱橫萬裡,有的是給他輾轉騰挪的空間,為何要死守邊界啊?如今朝廷援兵未到,他選擇與我們糾纏,而非死戰,是正确做法。
“這一招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用的妙啊。”
攻城拔寨時,恨不得對方的處境越糟糕越好,最好彈盡糧絕,處處流民。
可一旦占領了城池,叛軍要做的就是維持穩定了,若是這些地方出現騷亂,反而成為負擔。
當然,隻以劫掠為目的的話,這些可以忽略,大不了把人統統殺光。
這種情況适用于外族侵略時,但雲州叛軍想聚攏民心,占據大義,就不好這麼幹。
“他想用貧民和流民拖垮我們,哼,正好這次攻城民兵死傷殆盡,這些都是極好的兵源。”
一位将領說道。
任何計策都有兩面性。
姬玄看他一眼,道:
“楊恭堅壁清野,焚燒糧草,不給我們留一粒米,我方的淄重壓力會成倍大增。這是在鈍刀割肉,慢慢消耗我們的底蘊。”
楊恭的目的很明顯,要在青州,盡可能的削弱叛軍的實力。
在座的将領都是聰明人,經驗豐富,不難想通這個問題。
姬玄旋即露出笑容:“不過,他小觑了我們。”
戚廣伯淡淡道:“國師籌備多年,底蘊深厚,豈是小小青州能耗盡?正好可以募兵施粥,借此宣揚我等義師之名。”
衆将領相視而笑。
戚廣伯道:“西域僧兵也該登場了,我已派人去請示國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