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浔州是雍州邊界最大的一座城,城南有一條北接京城,南通禹州的運河。
這讓浔州成了雍州重要的商貿、交通樞紐,也成了兩軍的必争之地。
退守雍州後,楊恭便接管了這座商業大城,以及周邊的幾座郡縣,組成一道彼此呼應的防線。
浔州知府衙門。
堂内,楊恭坐在大椅上,望着客座的官員,說道:
“轉告姚布政使,安排完浔州的事務,本官便去雍州城。”
那官員如釋重負,起身作揖:
“如此便好,那下官就告退了。”
他一早,李慕白摸着山羊須進來,笑道:
“姚鴻這老小子,見風使舵的本事倒是一流。”
楊恭端茶喝了一口:
“能做到布政使位置的,有誰是傻子?京城那邊大局已定,長公主,不,陛下與許銀鑼都是主戰派,如今誰敢主和,誰就得丢官帽子。
“雲州叛軍的和談書是姚鴻遞上去的,他也怕陛下和許銀鑼清算。”
其實,在京城皇權更疊的動蕩中,雍州這邊也有過一場争奪話語權的鬥争。
前青州布政使楊恭和雍州布政使姚鴻間的權力鬥争。
楊恭是堅定不移的主戰派,而姚鴻恰恰相反,是主和派。
戰略目标上的矛盾,讓楊恭不放心把大後方交給姚鴻,說不定哪天就給你來個斷糧斷援兵,身為讀書人,深知這樣的例子在史書上屢見不鮮。
雙方争鬥最激烈的時候,姚鴻來了個釜底抽薪,把雲州議和的事捅到京城。
再之後,永興和諸公同意議和,楊恭一怒之下,便回了浔州,開始做城防工作,準備迎接雲州叛軍遲早撕毀條約的進攻。
結果沒想到,長公主懷慶和許七安聯手政變,把永興趕下皇位。
消息傳回雍州後,姚鴻立刻服軟,派人來請楊恭前往雍州城,運籌帷幄。
“辭舊的傷勢如何了?”
楊恭問道。
“恢複的還行,不會留下病根。”李慕白道。
楊恭聞言,頓時放心。
挨了四品高手一刀,能撿回來一條命,除了許辭舊自己命大,還是因為有個好大哥。
許辭舊身上有一件刀槍不入的軟甲,是司天監制造的護身法器,正是這件法器擋住四品武夫的奮力一刀。
否則區區七品仁者,恐怕連搶救的機會都沒有,當場身亡。
以許辭舊的官職、地位,不會有這種品級的護身法器。
除了許七安贈送之外,不會有其他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