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第5頁)

  他坐這個位置,并非衆人敬于他聲望,畏于他修為。

  理論上來說,許七安現在明面上的官職是打更人衙門的首領,權位堪比朝堂諸公,就算沒有實權,官帽子是要比楊恭這位一州布政使大的。

  “諸位隻管說吧,本官聽着。”

  許七安環顧兩側官員,起了個頭。

  行軍打仗、調糧運兵,穩定後方等等事宜,他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門外漢。

  在這些領域裡,出出主意,指出不足倒是可以,讓他去統籌、安排,那隻會礙事。

  楊恭點點頭,接替許七安的話語權,說道:

  “本次議事,有三件事要與諸位讨論,分别是錢糧、兵源、防線。

  “其中,錢糧和兵源息息相關。青州失守後,盡管我們帶走了絕大部分的軍需辎重,但錢糧短缺問題,始終困擾着我們。

  “從漳州運來的糧草,不久前沉江了,押送糧草的大軍全軍覆沒。”

  漳州是大奉糧倉之一,糧草儲備最充足,一旬前,議和期間,漳州運往大奉的船隊遭遇襲擊,糧草沉江不說,随行押送的軍隊全軍覆沒。

  這是雲州叛軍在有目的的截斷各州運往雍州的糧草。

  大奉疆域遼闊,不管是走水路還是陸路,路途都極為遙遠,押送過程中遭遇敵人埋伏,屬于不可規避的意外。

  當然,大奉軍也有派精銳高手潛入雲州、青州,做着截道的行動。

  這種時候,拼的就是雙方的物資底蘊,以及高手數量了。

  雲州和大奉相比,最大的優勢是戰略縱深不足,沒錯,地盤小也有小的好處,這意味着押送路程短,地形不複雜,失誤的概率也相應的減少。

  李慕白沉吟道:

  “雍州富庶,但一邊要穩災民,一邊要供養軍隊,最多支撐一個月,一個月後,我們就要搜刮‘民脂民膏’了。”

  許二郎插了一嘴:

  “如果募兵的話,可以大大縮減錢糧開支。”

  把那些吃白食的流民編入軍隊,讓資源利用達到最大化。

  李慕白沉聲道:

  “這樣的話,可以撐三個月……”

  他看了一眼苗有方身邊的力蠱部戰士莫桑,改口道:

  “兩個月沒問題。”

  衆官員、将領沉默着,眉頭緊鎖。

  錢糧問題,向來是大奉面臨的首要難題,沒錢沒糧,打什麼仗?

  我可以讓花神催熟一批糧食,但隻是杯水車薪啊……許七安想到了花神的靈蘊。

  但旋即覺得這個提議不靠譜,慕南栀能催熟的糧草有限,而朝廷需要多少糧草?有多少嘴吃飯?不是一個量級,不過,這個法子可以用來應急。

  到時候,催熟完畢的花神會哭着說:沒有了,一滴都沒有了!

  許七安想到這裡,嘴角翹了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