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此感悟太上忘情。
儒家學子喜歡負笈遊學,也是這個道理,當你看盡蒼生,你便懂了蒼生。
不過天宗的情況又有點不同,說實話,李妙真和李靈素的路子是對的,先有情,再忘情。
肯定比旁觀要更容易感悟。
可問題是,這樣的風險太大,李靈素和李妙真并非個例,以前天宗的聖子聖女,也有深陷紅塵無法自拔的情況。
有的背叛了師門,娶妻生子,或相夫教子。
這還算好的,極個别的甚至堕入魔道,變成為禍一方的魔頭。
先有情再忘情,說的容易,可有多少人有了情之後,就彌足深陷,再也出不來了。
天宗培養聖子聖女,容易嗎?
所以後來,長輩們就會告誡聖子聖女,勿沾因果。
對于下山的聖子聖女,看管的也特别緊。
“見過天尊!”
玄誠道長和冰夷元君語氣平淡,表情冷漠,行了一禮。
“見過天尊!”
李靈素和李妙真,學着師父們的姿态,冷漠的行禮。
這就像一群狼裡,混進去了兩個哈士奇。
總給人感覺哪裡不對。
天尊垂首盤坐,不見開口,宏大的聲音回蕩在殿内:
“李靈素,你下山遊曆三年,結交紅顔知己三百九十二位,遍布中原、南疆等處,沉迷情欲不可自拔。本尊問你,你欲如何太上忘情。”
畜生啊,有那麼多嗎?!李妙真側頭,快速看了一眼師哥,險些維持不住冷漠的姿态。
李靈素一臉悲怆,道:
“天尊算錯了,是三百九十七位,其中四位死于戰亂,弟子心中甚痛……”
說完,他感覺殿内的氣溫急轉而下,竟有些冷,忙補充道:
“弟子心中甚痛,感覺離太上忘情已經不遠。”
天尊沒有回應。
李靈素深吸一口氣,開始說起自己的理念,道:
“弟子覺得,要想忘情,便得先明白何為情,何為愛?
“為了不辜負師門的厚望,弟子才決定以身涉險,投身于情。但弟子愚鈍,最初隻感受到情愛的美妙,不明白為何要忘情。
“但師門秘法總不會錯,于是弟子才廣結情緣,一次次的尋找紅顔知己,試圖勘破情愛。”
禦座左首位,頭發花白老道,面無表情地問道:
“那你可有領悟太上忘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