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劍客舔着手裡的劍,獰笑道:
“多謝飛燕女俠舍命相救,沒有你的救命之恩,我如何在亂世中占山為王,燒殺劫掠?”
李妙真臉色略有呆滞,眼神裡閃過一抹悲哀。
第二道扭曲的人影随之凝成,是一個臉龐圓潤,身體發福的中年官員。
官員笑眯眯道:
“飛燕女俠,本官想明白了,水至清則無魚,若想官路亨通,隻有和光同塵。本官以前就是太持才傲物,所以連連碰壁,難以施展抱負。
“經曆了一次死劫後,終于大徹大悟。多謝飛燕女俠的救命之恩。”
他原本是一個清官,因為不忿上級魚肉百姓,欲進京告禦狀,途中遭遇上級暗派的高手追殺,危難關頭被李妙真救下。
李妙真沒有說話,眼裡的悲哀愈發濃重。
接下來,一道道人影扭曲着成型,他們有男有女,有不同的身份和職業,都是曾經被李妙真救過,但後來走入歪路的人。
李妙真耳邊聽着或譏笑或猖狂或陰陽怪氣的講述,眼裡的悲哀越來越濃,她的眼白和瞳孔被黏稠的墨汁一點點取代。
這時,又一道人影扭曲着成型,是楊川南!
前雲州都指揮使楊川南。
他穿着戎裝,單手按住刀柄,望着李妙真,淡淡道:
“楊某能拔除巫神教的勢力,策反雲州官員,度過巡撫的調查之危,還得多謝飛燕女俠的擔保和袒護。”
李妙真腦子“轟”的一炸,眼眶裡的黏稠墨汁像是決堤的洪水,迅速覆蓋眼白和瞳孔,讓她雙眼化作純粹的漆黑。
她的心态越來越扭曲,惡念紛至沓來,認為以前的自己是多麼的可笑。
殺意、嫉妒、憤怒、淫欲、傲慢……種種負面情緒翻湧不息。
就在這時,耳邊忽然傳來高亢的吟誦聲:
“少年俠氣,交結五都雄,肝膽洞,毛發聳,立談中,死生同,一諾千金重……”
李妙真脖子僵硬的扭過頭,一抹金光刺入了漆黑的眼眶,驅散了黏稠的墨汁。
她看見了一個拄刀而立的少年,渾身浴血。
當年雲州危難之際,是她及時出現,保住了許甯宴的肉身。
“混蛋,别死了……”
第二道聲音傳來,她看見自己抱着許七安的“屍體”,竭力的替他拼湊潰散的元神。
那是許甯宴強行打亂天人之争後,遭受儒家法術反噬的情景。
是她第二次救下許七安的命。
“大奉武夫許七安,前來鑿陣!”
第三道聲音回蕩中,一襲青衣吞下金丹,從城頭一躍而下。
更多的人浮現,同樣是身處各個階級,擁有不同身份,平民、乞丐、遊俠、官員等等,他們也是被李妙真拯救過的人。
密密麻麻,宛如千軍萬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