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州,三黃縣。
狹窄坑窪的泥路,遍布着人和狗的糞便,背着一口飛劍的李妙真行走在破敗的貧民窟裡,手裡拎着一袋袋碎銀。
她輕車熟路的把銀子丢入兩邊的住宅,在衣衫褴褛的貧民感恩戴德裡,繼續走向下一家。
對飛燕女俠來說,行俠仗義分很多種,一種是鏟奸除惡,一種是授人以漁,一種是讓活不下去的人活下去。
她現在做的就是第三種。
授人以漁是朝廷做的事,個人的力量太渺小,她不可能讓每一位饑寒交迫的貧民都學會謀生的手段。
很快,她來到巷尾一家破敗的院子,推開朽爛的木門,一位枯瘦的少年正坐在井邊磨刀,他邊上的小椅子坐着十歲左右的女孩,臉色呈現病态的蒼白,時不時捂着嘴咳嗽。
“妙真姐姐!”
見到李妙真到來,小姑娘開心的站起來,少年頭也沒擡,撇了撇嘴。
李妙真摸了摸小姑娘的頭,把銀子塞在小姑娘手裡,笑道:
“我要走了。”
少年磨刀的手頓了一下。
“妙真姐姐要去哪裡?”小姑娘滿臉不舍。
“去做一件大事。”李妙真笑着說。
“那還回來嗎。”
“不回來了。”李妙真搖了搖頭,看向少年:
“小鬼頭,以後做個好人,小時候偷竊,長大了就搶劫,你敢讓我受因果反噬,老娘就千裡禦劍宰了你。
“送你的那本秘籍有空多翻翻,是許銀鑼寫的武學寶典。”
少年一臉叛逆,冷冰冰道:
“我以後怎麼樣,不關你的事。”
少年是個慣犯,以偷竊為生,偶爾搶劫,某次偷到了李妙真頭上,飛燕女俠見他還是個孩子,便把他暴揍了一頓。
而後得知少年家裡有個體弱多病的妹妹,快活不成了,他當扒手是為了給妹妹治病。
李妙真治好了小姑娘的病,并隔三岔五的送銀子過來,讓這對父母死于戰亂的兄妹生存了下來。
“随便你吧。”
李妙真并不跟他廢話,她知道少年本性不壞,對她冷冰冰的,是因為少年懷春,心裡思慕着她。
但她都已經習慣了,行走江湖多年,試問哪一個少俠不仰慕飛燕女俠?
李妙真揮了揮手,禦劍而去。
少年猛的起身,追了兩步,最後神色黯淡的低下頭。
“有張紙……”
小姑娘打開裝銀子的袋子,發現和碎銀放在一起的還有一張小紙條,但她并不認識字。
少年奪過女孩手裡的紙條,展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