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第6頁)

  “白首方悔讀書遲”

  許新年寫完,放下筆,凝視着宣紙上字迹清俊的七言,雙眼燦燦生輝,臉色略顯激動。

  屋内短暫寂靜,許新年體會着這首詩的餘韻,三位大儒疾步走到岸邊,沉默的盯着宣紙。

  無聲的盯着。

  長須蓄到胸口,一身黑袍的陳泰,目光閃爍。

第39章

那許平志不當人子

  “好詩啊,甯宴果然有絕世詩才。”李慕白“啪”的一聲,用力擊掌。

  他神色異常興奮,既有讀書人看到一首好詩時的驚喜,又有學院學子看到此詩後會作何反應的期待。

  張慎沒有點評,看着許七安的目光,愈發的欣賞和自得,好像對方真的是他一手帶出來的學生。

  “文字樸素,卻意味深長。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謹言兄,還記得我們年輕時在學院求學的日子嗎”

  陳泰品味着這首勸學詩,隻覺得入木三分,回味悠長。

  張慎愣了愣,回憶起了前半年求學的景象,怅然道:

  “說的不就是我們那時嗎,我年少時家貧,每天隻能吃兩個饅頭。時常半夜裡餓的饑腸辘辘,強撐着挑燈苦讀。”

  李慕白幽幽道:“這就是你三天兩頭偷我雞卵的理由”

  張慎不悅道:“讀書人的事,怎麼能叫偷。那是借,我後來不是還你了嗎。”

  李慕白吹胡子瞪眼:“貧苦時一枚雞卵,不啻于如今千金萬兩。”

  陳泰“咳嗽”一聲,打斷兩位好友的争吵,望向許新年:“辭舊,春闱之後,不管名次如何,你都有出仕的資格,有考慮過将來嗎”

  忽然切入正題,讓衆人有些不适,張慎和李慕白紛紛閉嘴,下意識的為許辭舊謀劃。

  陳泰看了兩個欲言又止的大儒,不給他們說話的機會:“通常來說,先留京後外放,是官場升遷正途。我雖不為官,但在大奉官場有幾分臉面,倒是可以為你謀劃留京。”

  身為老師的張慎立刻眉開眼笑:“如此甚好,辭舊,還不快謝過陳兄。”

  “不必不必,如果真要報答,老夫确實有個想法”陳泰笑道。

  聽着老友的話,張慎和李慕白覺得哪裡不對勁。

  沒人說要報答你啊。

  隻聽陳泰笑眯眯道:“甯宴啊,你是塊璞玉,想要成材,尚需雕琢。這兩老匹夫活糙的很,你轉投老夫門下吧。”

  “滾,無恥老賊。”李慕白和張慎勃然大怒。

  許七安抓住機會,立刻說:“兩位先生,甯宴确實有問題請教。”

  今天來雲鹿書院,就是白嫖來的。

  “晚輩卡在煉精境很長一段歲月,因為身無功勳,家裡貧苦,始終沒有資源和機會踏入練氣境。”許七安九十度彎腰作揖:

  “請先生幫我開天門。”

  這是他來書院的第二個目的,雖然可以賣宋卿送的法器,換取開天門的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