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七安接過錢囊,又從老道那裡取走玉石鏡,目送着馬車離開。
他收回目光,随意把巴掌大的玉石鏡揣進懷裡,然後喜滋滋的掂量鼓脹錢囊。
大概有三四斤的樣子,系在腰上過于沉重了。
“不行,我得去兌換成銀票,這麼重的金子随身攜帶,太傻叉了”
想到這裡,他忍不住回頭看去,卻發現那個老道士不見了,攤位也收拾的幹幹淨淨。
許七安站在路邊沉默了半天。
他又跑了趟錢莊,把金子兌換成四張面值一百兩;一張面值五十兩;三張面值十兩的銀票。
黃金不在貨币體系中,所以需要兌換成等價的銀子,然後錢莊開具銀票。
黃金與白銀的兌換比例是,六十兩黃金就是四百八十兩白銀。
四百八十兩白銀的話,用來扇嬸嬸的俏臉蛋綽綽有餘為什麼每次賺錢都不由自主的想着要用銀票扇嬸嬸,原主對嬸嬸的怨念也太強了吧另外,這些銀子在内城估計隻能買個小院子想買三進的大宅,沒萬兩白銀别想拿下來許七安有些苦惱。
不管是異世界還是前世,房價都是件讓人絕望的事。
“四百名檔次低些的青樓花魁應該夠了,隻是這樣不劃算啊。
“你看,四百八十兩我可以輪流臨幸多位花魁,長達數月。而為一位花魁贖身,耗盡家财不說,還得負責她的吃穿用度。一不小心懷了崽,又是一大筆開銷。
而我目前的工資,隻夠養一個正妻,根本過不起富人左擁右抱的枯燥生活。再說我才不會給青樓女子贖身呢,公車私用,天打雷劈。”
黃昏時,許七安來到了京城赫赫有名的教坊司,它在一處胡同裡。
華燈初上,各式各樣的馬車停在胡同外,院子裡傳來絲竹管弦的聲音,傳來清越動人的歌喉。
他知道,美麗的夜生活開始了。
走在胡同四通八達的道路上,許七安腦海裡浮現出王捕頭那裡學來的文化精粹。
正常的青樓是一座兩層或三層的建築,附帶一兩個别院便算是相當有規格的了。
教坊司沒有這種高樓,因為不需要,胡同裡這一片的院子都是教坊司。
國企,就是這麼财大氣粗。
教坊司是有門檻的,平民百姓不能在這裡消費,倒也不是什麼規定,而是教坊司的打底消費是五兩銀子。
這不是說睡姑娘,而是開桌費。
五兩銀子相當于普通百姓好幾個月的收入,還得是殷實的家庭。
因此,教坊司的客人主要有三種:
一,豪紳巨賈。
這類客人最舍得花錢,因為平日社會地位低下的他們,對于睡犯官女眷有着狂熱的執着。
二,官員。
教坊司對于他們來說,就是下班後喝茶聚會的地方,隻要有應酬,就喜歡往教坊司走。
值得一提的是,禮部的官員可以白嫖。因為教坊司歸禮部管。
三,讀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