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第2頁)

  等許七安随意打量幾眼就轉身離去後,吏員同樣提筆,在桌案鋪開的紙張上寫評價。

  第四層供奉的是儒家聖人,穿儒衫,戴儒冠,眺望遠方。

  聖人泥塑前依舊站着吏員,靜靜的看着許七安。

  這座聖人雕塑與雲鹿書院的如出一轍許七安心裡作此感慨,毫不留戀的走人了。

  他來到了最高層第五層。

  第五層供奉的是一位身穿黃袍的男子,他巍然而立,雙手拄着一柄劍,劍眉星目,氣勢凜然。

  許七安不認識這位,但那一身明黃色的龍袍說明了一切。

  大奉王朝的某位君王,或者,開國大帝。

  走到這裡,他忽然明悟了“問心關”的真正含義,測資質隻是一部分,真正的含義是測一個人的道德品質。

  那面鏡子的作用是讓人無法做出違背心意的舉動,故意上香禮拜。

  糟糕,我沒有禮佛,沒有拜道尊,沒有拜聖人,這說明我是個不敬神不禮佛不屑四書五經的人

  這些都沒關系,但第五層的這位我一定要拜不拜我就完蛋了一個無君無父無視神佛的人,是不容于這個時代的

  打更人是什麼組織

  是隸屬于皇帝的間諜、護衛機構。

  它可以不敬三教,但不能不忠于皇帝。

  所以“問心關”是一次道德品質的篩選。

  許七安無疑是不合格的,他一口氣上五樓,沒一個拜的。

  我這種人間之屑,會被踢出打更人衙門的吧這就罷了,關鍵是打更人知道我陷害周立的罪行,誰知道會不會因此翻舊賬

  這些念頭逐一閃過,繼而沉澱,自動忽略。

  許七安焦急的對抗着“賢者模式”,強迫自己去叩拜君王,兩股意識瘋狂對抗,身軀僵硬,肌肉痙攣發抖。

  候立在君王相前的吏員,觀察了許七安片刻,掠過他下樓去了。

  幾分鐘後,吏員返回,許七安還站在原地,渾身僵硬着顫抖,像是手腳抽筋一般。

  那位吏員像是打量珍稀動物一樣打量許七安,低聲道:“我已經于樓下的同僚交換過評價了。”

  吏員繼續說:“魏公設立問心關時,有過一個交代,倘若有人連續五樓不扣不拜,那定是十惡不赦之徒。”

  哥,再給一次機會

  許七安内心焦急萬分。

  “于是魏公又給了一個機會,單獨設立了第六關,隻是那一關從未有人去過。”吏員神奇的打量許七安:“你是蠍子拉屎,獨一份。”

  “你放松身體,别抽筋了。”他說。

  許七安不再與内心的賢者模式對抗,調整呼吸,成功讓肌肉不再抽搐。

  這時才發現脊背已經濕透了。

  他跟着吏員繞過君王雕像,去了更深處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