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第4頁)

  他是一個成熟的刑警,有着嚴謹的邏輯,并沒有立刻認定自己是“真兇”,嚴格來說他是嫌疑犯。

  事情還有其他可能,雖然從宋廷風和朱廣孝身上驗證過,隻有他能聽見求救聲。

  但未必就是他引起了這場騷亂。

  桑泊本身就有秘密,而且是隻有元景帝一人知曉的秘密。可能這場騷亂本身就會發生,隻是因為自己的特殊,聽見了不該聽的聲音。

  “我身上的特殊大概就是這莫名其妙的撿錢buff了。”許七安的心情很複雜,既有旺盛的求知欲,也有追索真相的顧慮,害怕那是自己這個年紀無法承受的。

  又過了一個小時,祭祖終于結束了。

  禁衛軍和打更人武百官離開,許七安等人得以解脫,散值。

  “真奇怪,永鎮山河廟裡到底有什麼東西”

  回去的路上,宋廷風一臉輕松,開始傾吐心裡的八卦。

  “把眼睛睜開走路,李榮浩。”許七安笑着打趣,試圖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讓心情平靜下來。

  “李榮浩是誰”宋廷風茫然反問。

  許七安不搭理他。

  其他銅鑼們也在讨論剛才的異狀。

  “剛才那是劍氣吧我從未見過這麼可怕的劍氣,就算是蘊養劍意的張金鑼,也遠遠不及。”一位銅鑼說。

  “吓死了,剛才還以為有刺客,我就說嘛,這麼可怕的刺客,怎麼可能進的了京城。咱們京城可是有監正和國師坐鎮的。”

  “你們說廟裡到底有什麼”

  這個問題,銅鑼們面面相觑,回答不上來。

  “是開國帝君當年征戰沙場使用的佩劍。”許七安道。

  衆人紛紛看來,對于許七安這号人,打更人衙門的銅鑼們态度兩極化。

  有的想結交他,有的則嫉妒他。

  畢竟能讓兩位金鑼大打出手,這小子将來肯定前途無量,至少也是銀鑼。

  “你知道什麼。”有人冷笑一聲。

  “自己去問老前輩。”許七安同樣冷笑。

  這些個都是年輕的銅鑼,對山海關戰役了解不多,但老銅鑼、銀鑼應該都知道,當年元景帝請出神劍,贈予鎮北王的往事。

  值得一提,鎮北王是親王,元景帝的親弟弟。

  真正的封号是淮王。

  鎮北王是對淮王的敬稱,因為他鎮守北方,震懾草原各部。

  親王有很多,但鎮北王隻有一個。

  察覺出許七安和那位銅鑼的火藥味,衆銅鑼輕飄飄的岔開話題,讨論起别的事。

  這次祭祖有驚無險,任務圓滿完成,銅鑼們商量着夜裡去教坊司或哪個熟悉的青樓鬼混。

  這是一個很枯燥無趣的時代,男人們的娛樂活動、交往應酬,除了勾欄聽曲便隻有青樓睡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