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第5頁)

  他收集很多古代菜譜,根據菜譜的步驟制作美食,結果發現古代美食并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吃。

  總結之後發現,現代菜和古代菜最大的區别,不是樣式的改變和增加,而是調味料的改革換代。

  來到這個世界後,許七安對這個說法深表贊同,桂月樓的大廚手藝很不錯,但普通人家的飯菜就顯得非常寡淡,即使許家有熬着高湯。

  “味精的出現,是人類美食行業裡的重大突破”許七安把兩籮香菇倒進大缸裡浸泡。

  然後翻牆去主宅,偷了一隻老母雞,殺掉,放在小土竈裡炖。

  接着,把浸泡的香菇簡單清洗,撈起來瀝幹,投入到土竈的另一口鍋裡。

  許七安不打算調制味精,因為缺乏相關的知識和制作經驗,他隻知道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可以通過谷物發酵和海帶中提取。

  但是,谷物發酵出來的難道不是酒嗎許七安一邊回憶,一邊心裡嘟囔。

  海帶中提取味精這個選項直接被删除,不予采用,理由很簡單,成本太高。

  大奉京城地處中原,遠離沿海,雖說有漕運和海運,但海貨在京城仍舊是達官顯貴才能享用的奢侈品。

  “想在海帶裡提取足量的味精,需要極其龐大的數量,買到傾家蕩産都提取不出多少味精。”

  許七安的打算是用雞精來代替味精,得益于小時候的好奇心,某一天,家裡突然來了太太樂,媽媽再也不用味精了。

  他就很好奇,這包黃色的東西怎麼就取代了味精呢。于是仔細看了配料。

  雞精的主要成分有鳥苷酸,這是可以比肩味精的提鮮物質。而鳥苷酸大量存在于香菇中。

  時間一點一滴過去,途中添加了幾次水,香菇和老母雞漸漸煮爛,一股奇特的鮮味在小廚房裡彌漫。

  許七安把香菇撈出來,鍋裡留下濃稠的汁液,煮爛的香菇擱在過濾紗布上,用力絞擰,擰出濃稠的汁液。幾次之後,紗布裡的香菇幹巴巴的,一副身體被掏空的模樣。

  之後的流程是,将濃稠的老母雞湯汁和香菇汁混合在一起、用搗藥罐搗爛雞肉和雞骨,混入汁液内,均勻攪拌。

  然而就是等待汁液自然幹涸成塊狀物,再把塊狀物磨成磨粉,簡陋版雞精就形成了。

  做完這一切,許七安看了眼天色,黃昏了。

  這個點兒,廚娘應該在忙碌着晚餐,正好可以嘗試一下來自二十一世紀的學渣的發明。

  從二叔嬸嬸身上尋求産品反饋。

  我有預感,許鈴音今天要吃十碗許七安嘴角微翹,頗為愉悅的盛了一晚濃稠汁液,翻牆去了主宅。

第170章

不借,滾...

  廚房裡,幾位廚娘忙裡忙外的操持着,洗菜切菜,生火燒竈。邊做事邊聊着。

  “咱們以後就要住到内城去了。”切菜的廚娘笑道。

  京城百姓對内城的向往,正如許鈴音對美食。住在外城的不一定是社會底層,但住在内城的,絕對都是家境殷實的。

  不管是民生和治安,内城都要遠勝外城,在内城幾乎沒有貧民窟這種東西。小娘子出門逛街,也不用擔驚受怕。

  看到僻靜的巷子,也能大膽的走進去。當然,這種事并不值得提倡。

  “大郎真有出息,我聽夫人說,那宅子得五千兩呢。”洗菜的廚娘搭話。

  “五千兩那也就比咱們這座宅子差不多。”燒火的廚娘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