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個樣子,逮着嬸嬸喊媽,恐怕全家都會信不不不,收起這個危險的想法,二叔和嬸嬸鬧離婚就不好了想着想着,許七安嘴角翹起,腦海裡閃過許多騷操作。
當然,以後易容成二郎的模樣,去和地書聊天群的群友線下面基,這就很有意思了。
到不是因為害怕社會性死亡,純粹是覺得有趣。
“生活這麼枯燥,要懂得自己找樂子好久沒有去勾欄聽曲了。”
春榜又稱“杏榜”,因為這個時候,正是杏花的花期。
二月二十七,天蒙蒙亮。
今夜沒有宵禁,城門大開,街邊士卒來回巡邏,打更人衙門的銅鑼幾乎傾巢而出。
無數士子湧入内城,紮堆在貢院大門口,等待着放榜。
今年的春榜格外熱鬧,不但有數千名殷切期盼的士子,更趕上了道門的天人之争,海量的江湖人士蜂擁入城。
江湖人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吃瓜
哪裡有熱鬧,他們就往哪湊。
這給京城五衛、府衙和打更人衙門造成了極大的治安壓力。
到了最後,許平志也沒能陪兒子看杏榜,因為他負責的區域距離貢院有點遠,基于同樣的道理,許七安也要負責另一片的治安。
江湖人魚龍混雜,要是存在一些間諜,或者反社會人士,那麼學子們就危險了。
嬸嬸和玲月鈴音三位女眷也要跟過來湊熱鬧,二叔隻好安排府上的扈從随行護衛,許七安則認為自己巡守的區域離貢院不遠,可以随時兼顧。
問題不大。
“曆屆的春闱放榜之日,都是這般的熱鬧的。朝廷養士多年,就在今朝。”
中年劍客帶着柳公子等晚輩,行走在擁堵的街道,侃侃而談:“為師當年遊曆京城,恰逢春闱,有幸見過這一幕。
“當時的會元似乎叫楚元缜,後來更是成了狀元。這次來京,打聽了一下,才知那位狀元郎已經辭官。
“哎,時光荏苒,匆匆十年。”
“哦,辭官不做”銷魂手蓉蓉好奇問道:
“這是為何我聽說前一甲能進翰林院,成為儲相。大好前程,為何放棄。”
中年劍客搖頭。
再往前走,幾乎已經沒有路了,到處都是穿着儒衫的學子,以及一些江湖人士。
官兵艱難的維持秩序,大聲呵斥。
“師父,要不我們騰躍屋頂去看吧。”柳公子提議道。
“你想被打更人一刀斬落,還是被禦刀衛萬箭穿心”中年劍客沒好氣道。
離貢院較近的一處空地,停着一架轎子,披着紅綢,轎便圍着一群帶刀的侍衛,以及兩個嬌俏丫鬟。
“春兒,還有多久放榜”
轎中傳來悅耳溫婉的女子聲音。
“小姐,還有兩刻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