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第3頁)

  在這場博弈裡,元景帝隻是裁判隻要他不主動搞二郎,我還是能試一試的許七安心說。

  諸公們進入金銮殿,保持緘默,靜等了一刻鐘,元景帝姗姗來遲。

  烏發轉黑的老皇帝,穿着樸素道袍,雙袖飄飄,像道士而非皇帝。

  正常奏對後,刑部孫尚書突然出列,朗聲道:“微臣有事起奏。”

  刹那間,一道道目光看向绯袍官服在身的背影,略顯死寂的朝廷氛圍,在這一刻,像是激蕩起洶湧的暗流。

  一股股旋渦在朝堂諸公之間傳遞、洶湧。

  前戲結束,大幕正徐徐拉開。

  謀劃此事的左都禦史袁雄、兵部侍郎秦元道,悄然挺直腰杆,展露出強烈的鬥志,以及信心。

  參與此事的大理寺卿等黨派,嘴角一挑,既等待好戲開幕,又有些迫不及待的要展開對許七安、魏淵的報複。

  大學士趙庭芳一派,勢單力孤,眉頭緊鎖。

  換成平時,倒也不懼黨派之間的挑釁,不懼那兵部侍郎。隻是,如今兵部侍郎攜“大勢”而來,将東閣大學士與雲鹿書院學子捆綁一起。要為東閣大學士洗刷冤屈,相當于為許新年洗刷冤屈,那敵人就太多了。

  殿内殿外,其餘中立的黨派,默契的看熱鬧,靜觀其變。若說立場,自然是偏向刑部尚書,不可能偏向雲鹿書院。

  “愛卿請講。”元景帝高坐龍椅,氣态沛然。

  “臣奉旨調查東閣大學士趙庭芳收受賄賂,向考生許新年洩題一案,而今已真相大白,水落石出。涉案人員有三人,分别是雲鹿書院學子許新年;東閣大學士趙庭芳及其作為中間人的管家。

  “另外,根據許新年交代,他是通過其兄許七安,結實的東閣大學士。”

  孫尚書奏報完畢。

  相應的供詞,早就先一步呈給皇帝過目,但凡是朝會上讨論的事,都是提前一天就遞交奏章的。

  左都禦史袁雄,側了側身,面無表情的看魏淵一眼。

  其餘官員也随之看向魏淵,等待他的應對和反擊,孫尚書這一步,是強行把魏淵拖下水,不給他袖手旁觀的機會。

  “陛下容禀,微臣有話要說。”

  這時,一位頭發花白的老禦史出列,正是在雲州立下汗馬功勞的張行英。

  元景帝的回答沒變,沉聲道:“愛卿請說。”

  張行英餘光瞥了一下孫尚書,揚聲道:“臣要狀告刑部尚書孫敏,濫用職權,屈打成招。請陛下下令三司會審,再查科舉舞弊案。”

  這是官場常用的一招:拖字訣

  此招的效果如何,最終得看皇帝的意思。

  就這孫尚書冷笑,反唇相譏:“此案是陛下親自下達谕令,刑部與府衙共同審理,相互監督,何來屈打成招一說。

  “那三個人犯在牢裡羁着,是否有屈打成招,陛下派人一探便知。”

  元景帝緩緩點頭,不再看張禦史,問道:“各位,覺得該如何處理此案”

  張行英失望的站在那裡。

  孫尚書回瞥張巡撫一眼,目光中帶着輕微的不屑,如此綿軟無力的反擊,這是打算放棄了

  同時,孫尚書也難免泛起失望情緒,陛下的态度很明确,拖字訣無用,但也沒有立刻将此案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