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第5頁)

  打更人的暗子是秘密,不能洩露,就算是無害的王妃,許七安也不能告訴她。否則就是對暗子的不尊重。

  不過正是因為王妃無害,需要才不怕透露這些小細節,想來以王妃的淺薄的心機,意會不到。

  呸王妃臉紅的啐了一口。

  京城,教坊司。

  浮香姿态慵懶的起床,在丫鬟的服侍下洗漱更衣,對鏡梳妝後,她忽然按住心口,皺了皺眉。

  下一刻,臉色恢複如常,輕聲道:“你先出去,我要在睡片刻。”

  貼身丫鬟有些奇怪,但也沒說什麼,乖順的離開房間。

  等人走遠,浮香從床底取出一隻狐頭香爐,一支漆黑的香,她剪短一绺頭發纏在漆黑的香上,然後把香點燃,插在香爐。

  浮香恭敬的把香爐擺在桌上,雙膝跪地,嘴裡喃喃自語。

  那支漆黑的香以極快的速度燃盡,灰燼輕飄飄的落在桌面,自信彙聚,形成一行簡短的小字:

  北境事了,許你歸族。

  看着這行字,浮香臉色莫名激動,有種苦日子熬到頭的喜悅。可眼睛裡,卻藏着一絲眷戀和不舍。

  楚州城。

  經過三天的趕路,使團在鎮北王派遣的五百人軍隊護送下,抵達了楚州城。

  大奉的十三個洲,核心的州城通常位于地域中央,唯獨楚州不同,他臨近邊境,直面北方的蠻族和妖族。

  北境百姓常說,正是因為有鎮北王坐鎮楚州城,它才能于北方蠻子的侵擾中,屹立不倒數十年。

  曆史上,楚州城破過兩次,有過兩次血腥的屠城。

  但到了鎮北王這一代,楚州城附近風調雨順,蠻族騎兵根本不敢滋擾楚州城方圓百裡,因為這片區域駐紮着北境最精銳的軍隊。

  大理寺丞掀開馬車的簾子,眺望巍峨高大的城牆,之間牆壁上刻滿了繁複古怪的陣紋,遍布城牆的每一個角落。

  女牆上,架着司天監研制的火炮、床弩等殺傷力巨大的法器。

  “大奉地理志楚州志上說,楚州城的城牆刻滿陣法,牆體堅固,可抵禦三品高手襲擊。真是百聞不如一見。”大理寺丞感慨道。

  大奉邊境的主要城市,都刻畫了類似的陣法,加強防禦。司天監每隔百年,就會召集所有術士,修複、補充陣法。

  “再有鎮北王坐鎮,楚州城固若金湯。”劉禦史附和道。

  使團抵達城門口,便看十幾名官員已恭候多時,為首者是一位身穿绯袍,長須及胸,面容清癯,透着一股讀書人的儒雅,以及邊塞官員的銳氣。

  江州布政使鄭興懷。

  “鄭大人,京城一别,已有三年了。”劉禦史大笑着上前,看起來與鄭興懷頗為熟稔。

  鄭布政使微微颔首,不苟言笑的臉上擠出些許笑容,一番寒暄後,領着衆人去了楚州最大的驿站。

  落腳後,楊硯等人與鄭布政使坐在堂内談事。

  “鄭大人,陛下和諸公們聽說楚州發生“血屠三千裡”案,驚怒交集,派遣我等前來查名此事,希望鄭大人傾力相助。”劉禦史拱手道。

  早已知曉此事的鄭興懷微微颔首,問道:“幾位大人希望本官如何協助”

  楊硯直截了當的說:“我需要楚州邊軍的出營記錄,以及楚州各地衙門的公文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