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蠻此時恐怕樂開了花,他們反而坐收漁翁之利,來年若是再入侵楚州邊境,該如何是好”
這位郡王的意思很簡單,靖山城雖然攻下來了,但大奉在戰略上已經輸了。
魏淵該死
又有數名勳貴宗親出列,支持兵部侍郎秦元道和右都禦史袁雄。
“好了”
元景帝露出哀傷之色,沉聲道:“魏淵是朕的心腹,陪伴朕二十多年,他為國捐軀,朕深感痛心。此事明日再議吧。”
他旋即起身,大步離開。
背對着諸公時,元景帝嘴角緩緩勾起。
他在笑。
第476章
告禦狀
元景帝深知朝堂争鬥如烹小鮮,文火慢炖,才能炖出一個滿意的味道。
拉攏一批人,打壓一批人,循環漸進。過程中,需要給敵人反撲和發洩的機會,一點點消磨對方的銳氣和鬥志。
如果他這個一國之君力排衆議,強行給魏淵定罪,最後導緻的,是重演淮王死後群臣圍堵午門的情況。
群臣圍堵午門,不正是他火力過猛的原因嗎。
後續的操作和布局,一點點扭轉楚州案的性質,則完美符合文火慢炖的理論。
元景帝漫步在宮廷中,擡頭望了遠蔚藍的天空,隻不過那是他要保住氣運均衡,不能外洩。而現在,他要做的是動搖氣運。
炎康兩國既然如此不濟,那他就自己動手。
當天,盡管沒能給這場戰役定性,但朝堂上終究有了不同的聲音,對于嗅覺敏銳,擅長分析朝堂局勢的京官來說,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信号。
要站隊的,現在就要做出選擇了。
不站隊的,那就乖乖閉嘴,靜觀其變。
此後兩天裡,大朝會小朝會開了數次,前魏黨成員寸步不讓,聯合王黨與袁雄和秦元道的黨羽激烈辯駁。
元景帝如同過去幾十年一般,高舉寶座,觀虎鬥。
最讓人意外的是王首輔,這位和魏淵鬥了半輩子的老首輔,以一種不可思議的态度,堅定不移的站在前魏黨成員一方,為魏淵的身後名,為這場戰役的定性,已是竭盡全力。
城北某個小院前。
一輛高檔奢華的馬車緩緩停靠在街邊,穿着常服的中年人從馬車裡下來,在扈從的簇擁下,敲開了小院的門。
開門的是個穿着布裙的清秀小媳婦
一見門口杵着這麼多男人,吓了一跳,連忙關門。
扈從伸手擋住
訓斥道:“不得無禮
知道你面前站着的是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