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身子微微前傾,微笑道:“首輔大人認為,當如何穩住這三者”
王首輔似是早已打好腹稿,有條不紊,徐徐道來:
“殿下,許七安斬先帝于京城外,人盡皆知,此事無法隐瞞,強行掩蓋,隻會讓民間怒火沸騰,再不信任朝廷。”
現在,京城衆人又想起了許七安,想起了他才是斬殺皇帝的高人。
太子歎息一聲,這和他想的一樣。
王貞文繼續道:
“将先帝的所作所為,告知于衆,公布天下,斷大軍糧草,坑害賢臣,以緻八萬将士命喪巫神教之手。其後,太子你得以人子名義,痛斥先帝,不準先帝的牌位置于太廟,屍骨不得入皇陵。
“随後,嘉獎許七安,官複原職,封爵,昭告天下。如此,民心和軍心可定。先帝的所作所為,固然會讓朝堂和皇室顔面大損,威望降低,但太子的行為,會讓天下百姓和有識之士叫好,他們會期待王朝在新君手中,開創出新氣象。”
王貞文指的先帝,是元景帝。
“此事不可”
太子大驚失色,心說你這是要我不當人子啊。
先帝再怎樣倒行逆施,父子永遠是父子,别人能罵先帝,他這個兒子卻不能這樣做。
哪怕占了道理,也會落一個不當人子的罵名。
這個罵名或許不會在短期内出現,但史書上必然記載。
曆朝曆代,兒子即使逼宮篡位,也得把老子好好的供着,囚于宮中。
鞭老子的屍,縱觀古今,找不出一例,因為太犯忌諱,聰明人都不會這麼做。
“太子想迅速積累聲望,赢得百姓的愛戴,給予百姓對新朝的信心,這是必須要付出的代價。有殿下這樣的明君登基,再有許七安封爵,坐鎮朝堂,大局可定。”
“此事不可。”太子仍是搖頭。
王首輔點頭,說出第二套方案:
“那便假稱陛下被巫神教以妖術控制,才做出這些倒行逆施之事,許銀鑼出手阻止了巫神教的陰謀。
“大奉和巫神教的戰役剛剛結束,百姓們正因為八萬将士死在東北而憤怒,不會有人懷疑,正好借此轉移矛盾,讓百姓的怒火轉移到巫神教頭上。
“但對于許七安的作為,依舊要褒獎,這樣有利于挽回朝廷的形象。今日百姓群聚各處衙門、皇城門,就是正好的證明。”
太子沉默許久,沒有反駁。
見狀,王首輔繼續說道:
“最後是穩住朝堂,諸公擔憂的,無非是一朝天子一朝臣這句話,殿下多加拉攏便是。”
“如何拉攏”
太子問道。
拉攏并非口頭承諾,得給出實際的利益,因此,拉攏一批人,就必須要打壓另一批人。
太子實際上是在問:打壓誰
王首輔淡淡道:
“禦史台右都禦史袁雄和兵部侍郎秦元道,勾結巫神教,控制陛下,企圖颠覆大奉,罪不可赦。當誅九族。其餘同黨,一律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