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第3頁)

  王首輔正了正官帽,雙手攏在袖中,與魏淵的接班人、禦史台右都禦史、打更人領袖劉洪,并肩走在青石闆鋪設的寬敞道路上。

  前方就是午門了。

  遠處有侍衛站崗,禁軍巡邏,王首輔的目光,百無聊賴的追逐着禁軍,片刻後,收回目光,緩緩道:

  “陛下把愛名聲的弱點暴露的太明顯,如何與這群老狐狸鬥?

  “陛下還是太年輕了啊。”

  “有強國實幹之心,奈何水平差了些。”劉洪毫不掩飾自己的不屑。

  王首輔吸了一口冷氣,鼻子凍的發紅,淡淡道:

  “手段稚嫩,心機不夠深,這些都可以學。換成四皇子,不比他好到哪裡。”

  劉洪沒頭沒腦的說了一句:“可惜懷慶殿下是一介女流。”

  王首輔冷笑道:“二郎上奏折提議朝廷号召捐款的點子,不就是懷慶殿下給出的嘛。你當我不知?”

  劉洪坦然道:“首輔大人慧眼如炬。”

  “沒有單獨讓商賈捐款,而是讓陛下發動群臣捐款表率,她還算有些遠見。”

  王首輔哼一聲,臉色冷了下去:

  “你告訴懷慶,以後想嘗試自己的法子,别拿我未來女婿當槍使。陛下注定會因此事丢盡顔面,到時候,少不得遷怒二郎。”

  劉洪沒有說話。

  兩人并肩走了一會兒,王首輔平息了怒火,淡淡道:

  “朝廷國庫空虛,戶部難以為繼。陛下之所以不動那些錢糧,是為防備雲州的叛軍。”

  劉洪沉聲道:

  “但若任由災情擴張,流民數量日益增多,禍亂各地,這同樣是叛軍樂意看到的。挪用軍資,正中叛軍下懷。不挪用,叛軍仍是樂見其中。

  “我雖沒與那許平峰打過交道,卻已知此人手段高明,令人頭皮發麻啊。”

  打仗如果發不出軍饷,軍隊是要嘩變的。

  可不管災情,不遏制流民的增長速度,局面就會越來越亂,後院失火的後果同樣可怕。

  “懷慶殿下也是不得以為之。”劉洪歎口氣:“原以為先帝去了之後,朝廷将迎來一個嶄新的時代,誰知是一個爛攤子。”

  王首輔目光遠眺,似有觸動。

  隔了一會兒,他沉聲道:

  “此計若是可行,确實能解燃眉之急。但她忽略了一個關鍵點。想讓這群老狐狸,以及各階層的官員心甘情願的掏腰包,需要一個鎮的住場的人。

  “縱觀朝廷,監正算一個,先帝算一個,我和魏淵加起來算一個,許七安算一個。

  “監正不管朝政,先帝和魏淵都已是故人,許七安遊曆江湖,我前陣子問過二郎,他至今沒有消息。”

  劉洪心裡一驚,王首輔原來早就看穿、吃透了這個計策,在沒有人察覺的時候,他就已經暗中打探、推敲。

  ……

  景秀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