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第2頁)

  結束後,新君穿着喪服祭祀太廟列祖列宗。

  這兩個步驟完成後,登基大典才算拉開序幕。

  禮部尚書率領禮部官員,前往天壇、農壇以及太廟,告知神靈與曆代皇帝英靈,新君即将繼位。

  待返回後,禮樂大作,氣勢恢宏的鐘聲回蕩在金銮殿外。

  東宮。

  懷慶在宮女們的服侍下,穿上大裘冕。

  這種制服結構極為繁複,由冕、中單、大裘、玄衣、纁裳配套。衮冕金飾,垂珠十二旒。

  上衣繪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六章紋。下裳繡藻、火、粉米、宗彜、黼、黻六章紋,共十二章,因此又稱十二章衣。

  穿戴整齊後,兩名宮女搬來與人等高的銅鏡,擺在懷慶身前。

  銅鏡中,長公主薄施粉黛,長眉描重,凸顯英武銳氣。

  她本就是清冷矜貴的女子,如今穿上十二章衣,頭戴十二旒冠冕,華貴威嚴之氣撲面而來。

  即使是平日裡言笑晏晏的大宮女,此刻竟大氣都不敢喘,垂頭低眉,溫順的像一隻鹌鹑。

  世間罕有如此霸氣的女子。

  一位禮部官員邁入東宮大門,隔着垂簾,恭聲道:

  “殿下,時辰到了。”

  懷慶“嗯”一聲,在宮女和宦官的簇擁下,離開東宮,于恢弘鐘鼓聲中,前往金銮殿。

  過金水橋,穿過廣場,懷慶行于丹陛之上,目光望向前方的金銮殿,依稀可以看見金碧輝煌的大殿内,那高高在上的禦座。

  她腦海裡閃過的,是天性多疑,容不得才華橫溢子嗣掌權的元景;是兩鬓斑白的大國手魏淵;是算無遺策的大奉守護神監正;是軟弱無能欠缺魄力的永興。

  當她大袖一揮,端坐于禦座之上,眼裡再無任何人影。

  俱往矣!

  以後是她的時代,不,是她和許七安的時代。

  她和他,是當今大奉站在權力巅峰的兩人。

  文武百官在禮部官員的引領下,從午門進入,過金水橋,按官職高低,有序的站在禦道兩側。

  而後,武英殿大學士兼首輔錢青書捧出即位诏書,交禮部尚書捧诏書至階下,再交禮部司官放在雲盤,送到司禮太監手中。

  一身紅色蟒袍的司禮監掌印太監,躬身接過雲盤,向百官宣讀诏書:

  “诏曰

  “昔高祖皇帝,龍飛姬河,汛掃區宇,東抵靖山,西谕佛門,仁風義聲,震蕩六合,掃大周之頑疾,還四海之安康。六百年間,四海承平,煌煌功業,恢于人皇。

  “兄永興以庶出之資,嗣守大業,秉性不孝,昏聩軟弱,上不敬祖,下不愛民,谄媚叛黨,人神共憤。

  “朕本女子,荷上天眷顧,祖宗之靈,遂受命于危難,緻英賢于左右。今文武大臣百司衆庶合辭勸進,尊朕為皇帝,以主黔黎。

  “勉循衆請,于一月十七日即皇帝位,定年号“懷慶”。大禮既成,所有合行庶政,并宜兼舉。”

  言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