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第3頁)

  “好,好啊!大奉至此,将萬世太平,四方列國,無人敢犯!”

  劉洪激動的雙手顫抖,老淚縱橫:

  “這是中原百姓之福,是陛下之福,是社稷之福。”

  這一刻,諸公心裡戚戚然,回憶起京察之年以來,大奉遭遇的種種事件,從貞德帝禍亂超綱,自毀祖宗基業,到雲州叛亂,中原民不聊生。

  過去的一年裡,有太多太多的災難,朝廷早已不堪重負。

  現在終于熬出頭,魏淵複生,許七安晉升一品,領軍打仗有前者,超凡戰力有後者。可想而知,接下來漫長歲月裡,大奉将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史書有載,高祖皇帝和武宗在位期間,西域北境巫神教南疆,四方臣服,從未敢侵犯大奉疆土,不敢妄動刀兵。

  ……

  大戰結束後,内城的戒嚴便取消了,城防軍敲鑼打鼓的奔過大街小巷,高呼着叛亂已經平定,天下太平。

  百姓們聞聲,詫異的開門推窗,發現街上果然沒了巡邏的士卒。

  “打完仗了?吓死我了,還以為京城完了。”

  “炮火聲停息有一段時間了,我還以為叛軍退去,誰想是叛亂已經平定。”

  “走走走,去告示牆那邊看看情況。”

  陸續有百姓離開家門,走到街上,默契的往城門口的告示牆、各大衙門的告示欄行去。

  果然,百姓們遙遙看見告示欄貼上了新的告示。

  “上面說的是什麼?”

  “是說叛亂平定了是嗎,叛軍老巢在雲州,雖說這次叛亂結束,但很可能卷土重來。”

  “那也沒辦法,咱們京城能迅速打退叛軍,已經極其厲害了。”

  “陛下果然是天命之人,官老爺們也沒咱們想象的那麼昏聩嘛。”

  大多數人都不識字,一邊讨論一邊等待識字的告知告示内容。

  突然,有人驚喜的叫道:

  “告示上說,許銀鑼斬殺叛軍首領,震懾全軍。”

  聲浪一下子起來,聚攏在告示欄邊的百姓議論紛紛,不停追問真假。

  待得到确定答案後,百姓們恍然大悟,難怪叛亂平定的這麼快,這是許銀鑼終于出手了啊。

  “你說說,叛軍這不是找死嘛,千裡迢迢的殺到京城來,還沒掀起風浪,就被許銀鑼掐滅了。”

  “我還以為是陛下英明神武,将士們訓練有素,原來是許銀鑼一人震懾叛軍。”

  “肯定啊,許銀鑼當初可是在玉陽關外,一人一刀殺退巫神教五十萬大軍的。”

  如今手刃叛軍首領,震懾全軍,在百姓們看來,正是許銀鑼該有的風範。

  “咦,不是二十萬嗎?”

  有人質疑數量的真實性,但很快就淹沒在海潮般的贊譽聲裡。

  京城百姓不知不覺間,已經養出一股“傲氣”,這種傲氣不是生活在天子腳下的貴民傲氣,而是與許銀鑼同處一城的傲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