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長歎了口氣:“趙大人,其實大家遠離魚沼橋,并不單單是因為怕。”
他的視線,在空蕩蕩的街上掃了一圈:“所有人都知道,出了一樁奇冤之事,但無一人敢說。”
“故而大家紛紛遠離此處,蓋因心虛罷了。”
第279章
宰白鴨
柯衆歎息一聲,說出了一個離奇得有些惡心的故事。
“趙大人可知宰白鴨?”
柯衆此話說出,一旁的汪達猛然色變,伸手就要來拽他:“老柯!”
有些話對着不同人說出來,會産生不同的後果。
宰白鴨三個字,當着靖甯衛說出來,嚴重程度隻怕并不是他們能夠承擔的。
面對汪達的勸阻,柯衆卻是一閉眼,豁出去一般道:“這屈氏,就是去給一個被宰白鴨的人犯送飯!”
從宰白鴨三個字開始,趙鯉的眉頭就皺緊起來。
宰白鴨,并不像字面意思那樣,是什麼烹饪鴨肉的方法。
而是一種極黑暗的惡陋之習——頂死。
古時軍隊就有的殺良冒功的習慣。
軍中部将為了冒領軍功,會砍殺平民,以頭領功。
當然,官府也不是照單全收,自然有查驗的手段。
否則一車人頭拖來,上邊全是老弱婦孺的,說來也不好聽。
于是軍中小機靈鬼們,學會了更高級的掩蓋方式。
就是林知曾提及過的,避開喉結處,照着下颌砍。
再推着這些沒有下巴颏的腦袋去領賞。
這門滿是血腥味的技術,從軍中傳到民間,血腥程度稍減,但黑暗程度直線上升。
一些有權有錢的大戶子弟犯下重案,案發後為了逃避罪責,便以銀錢,向貧苦人家收購"白鴨"
“宰白鴨,替死罪。”
這些白鴨,會自願認罪,将先前背好的說辭,一字不漏的複述,替人頂下殺頭大罪。
如無大赦,這些人幾乎必死無疑。
可是為了錢财,他們是願意舍下性命的。
趙鯉抱着手臂,輕輕挑眉:“若隻是宰白鴨,卻不至于滿街之人心虛退避吧?”
大景就像是一塊緞子,看着光亮,實則背面已經朽爛爬滿了虱子。
宰白鴨一事,各方勾結,僅是每年被靖甯衛查處出來的就有不少。
盡管靖甯衛有監管,但黑暗之下這些事情還是屢禁不止。